美國和伊朗高級外交官幾乎每周都舉行會議,希望達成核武器協議
。但一個名叫Intercept的網站稱,一場襲擊計算機網絡的“網絡戰”正在幕后打響 。該網站上的部分信息來自愛德華·斯諾登曝光的美國政府機密文件,還公布了兩年前美國國安局的一份文件,美國國安局呼吁美國對伊朗加強的網絡戰能力做出更強力應對 。報告稱伊朗了解到一個被嵌入其核項目的病毒,這個名叫Stuxnet的病毒是美國和以色列情報機構2012年借以攻擊伊朗的
。倫敦城市學院的戴維·斯塔普斯是位網絡戰專家,他說那次事件可能讓伊朗領導人明白了與昂貴、有爭議且非常致命的核武器相比,網絡戰能力有其自己的價值
。伊朗“現在意識到他們手中擁有更強大的武器,且能以低廉的成本繼續發動襲擊且從其活動中獲得收益
。”普通網絡攻擊是指計算機攻擊者關閉一家網站,但真正的問題是網絡攻擊盜竊或毀掉數據,正如去年索尼影業遭遇的那樣,據悉這是朝鮮所為
。一年前,美國國安局新局長羅杰斯上將告訴國會,網絡戰爭還將繼續
。“很顯然,網絡將成為未來幾乎任何危機的組成部分,過去已經發生過”,他相信今天在烏克蘭也能看到,我們在敘利亞和格魯吉亞也見過,這個問題越發成為常態 。網絡攻擊成本低、形式隱秘、可以否認,且通常為公眾所不知,與常規或核武器相比,這就使得網絡攻擊可能對恐怖分子和各國政府更具吸引力
。我是安妮·博爾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