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美國之音慢速英語經濟報道
。最近,中國監管部門稱阿里巴巴網站上出售的大多數商品都為假貨,這意味著這些產品不是由所謂出產商生產的
。阿里巴巴是一個連接買方和賣方的網站,公司總裁馬云說他已和中國官方解決了這一爭端
。中國阿里巴巴集團在短期內成為互聯網大公司,去年,該公司首次募股籌資了250億美元,去年9月份首次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公開發售股票
。但最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SAIC)發布報告稱該公司未能阻止網上出售假貨
。阿里巴巴總裁馬云稱事實并非如此
。“我們不想這樣的,全世界都誤會了我們,認為我們不透明
。我們不想這樣,全世界都誤會我們,認為淘寶是賣假貨的平臺 。正如我一直所說的那樣,我們希望本公司不代表中國的互聯網,而是代表全世界的互聯網精神 。”SAIC報告稱阿里巴巴雇員收受賄賂,允許賣家出售假酒、假手袋等沒有得到許可的商品
。還稱有調查顯示淘寶上的很多樣本都是沒有注冊過的 。阿里巴巴負責運營淘寶,1月27日,淘寶對這份報告表示否定,該公司稱這份報告不公正
。第二天SAIC公布了7月份其代表和阿里高管會談的細節,在那次會議上,SAIC告知阿里巴巴該網站上有假冒商品,并告知該公司它已經違反了市場規定,且其消費者評價體系很差
。不過后來,監管部門和阿里巴巴的緊張局面似乎有所緩和
。SAIC和淘寶都從各自網站上移掉了這些材料 。多年來,西方公司一直指控中國公司竊取知識產權并出售假冒商品
。最近幾年來,政府開始采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
。中國研究公司龍洲經訊的白安儒說,尚不清楚SAIC對阿里的指控是否與知識產權有關
。中國官方也在密切關注消費者安全,在很多產品出現安全問題后,希望能阻止假貨的出售
。去年3月份頒布的新消費者保護法增加了對購買毀壞商品或假貨消費者的賠償,SAIC稱2010年到2012年間有價值6.1億美元的劣質商品在中國銷售 。然而,一些專家質疑針對阿里巴巴的指控是否和中國的打擊假貨行動有關,肖恩·賴因編寫了《山寨中國的終結》一書,他說保護消費者可能是監管部門采取行動的原因之一
。“我想部分是為了保護消費者,部分原因可能是想推倒阿里巴巴
。去年馬云在一些領域內的勢力過大,他在金融領域、零售業、娛樂業都獲得了既得利益,有些人可能認為他勢力過大 。”SAIC稱今年一直在等著發布阿里巴巴報告,這樣就不會損害該公司的首次公開募股
。然而,上周,美國一家律師事務所宣布起訴阿里巴巴,其律師稱該公司未能在發售股票前告知公眾其與中國監管部門的溝通情況 。本周馬云在香港發表講話,他說本公司在官司處理上持開放態度,他說這一局面能讓西方觀察者們更好地理解阿里巴巴和中國
。這就是美國之音慢速英語經濟報道,我是馬里奧·利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