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美國之音慢速英語科技報道
。青光眼是全世界導致失明的第二大疾病,單在美國就有200多萬人患有該病
。青光眼是眼睛房水分泌過多所致,房水的集聚導致眼壓過高,就會導致失明
。青光眼可通過減少房水或增加眼淚流動或兩者具備的眼藥水來控制,但研究表明只有56%的患者每天都使用這種眼藥水
。如果醫生因其他原因需要對眼睛注冊藥物,一般采取皮下注射 。但這會導致一些患者感覺疼痛或不安 。現在研究者在開發非常微小的針頭,可能會成為治療青光眼等眼疾的有效且無痛療法
。這種針只有大約0.4到0.7毫米長,稱作微針頭,可以把藥物注射到眼睛的前面,正好是需要治療的位置 。其開發者稱每三到六個月注射緩釋藥物可以替代日常的青光眼藥水 。馬克·普羅斯尼茨是喬治亞理工學院藥物設計、開發與傳輸中心主任,他幫助埃默里大學的一個合作項目開發了這種微針頭,他說這種微針頭比滴眼管更好地注射藥物
。“這種微針頭能很好地進行靶向傳輸,將藥物恰好注射到眼內所需位置,所以藥物可盡可能地實現藥效,藥物不會進入眼睛其他部位并導致副作用
?!?/p>能夠靶向藥物意味著所需的藥物更少,這種微針頭像普通的皮下注射針頭一樣是中空的,或者覆蓋了一層在眼睛里分解的藥物
。研究者在小白鼠身上試驗了這種療法,馬克·普羅斯尼茨說這種微針頭對治療青光眼和角膜新生血管都很成功
。“一種是能控制眼壓的青光眼藥物,另一種是能阻止血管生長的藥物,所以當角膜由于受傷導致異常血管生長時,我們就能使用那種藥物來抑制血管的生長
。”普羅斯尼茨博士說,盡管這種微針頭很細,也會有人覺得不舒服
。不過他說可以使用麻醉藥來讓病人感覺不到任何疼痛 。這種用于治療青光眼的固體針仍在試驗中
。有關這種針頭技術的報告發表《眼科研究與視力學》期刊上
。我是喬納森·伊萬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