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向中國學生講起了漢語,這令他們很吃驚
。最近在北京清華大學的講話中,扎克伯格講了近30分鐘的漢語 。盡管他的漢語遠非完美,但學生們和教員們都為他的努力鼓掌 。克萊頓·杜貝是南加州大學美中學院負責人,他贊揚了扎克伯克的努力,認為更多的美國CEO們都應該學習外語
。“講漢語意味著你開始像中國人那樣去思考,開始理解講漢語者如何組織世界,如何感知世界,如果你想具有文化上的競爭力,這就是關鍵的一步
。”扎克伯克的演講引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漢語將是未來的語言嗎?漢語將取代英語成為全世界的國際語言嗎?以普通話為母語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而且中國可能很快超過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經濟體
。學漢語在美國和世界各地都在升溫,2009年,約有6萬名美國大學生在學習漢語,是1990年的三倍
。有數量不多但卻在不斷增長的美國父母們甚至將孩子送到雙語中文侵入式學校,萊昂尼·克萊門茨和中國文化沒有什么關系,但她的孩子在華盛頓特區的育嬰公立特許學校學習漢語
。每隔一天,這個學校的各個班級都用全漢語講課,克萊門茨認為了解漢語能給孩子競爭優勢 。“到目前為止,英語是最通用的語言,但中國的企業越來越多,看下中國將擁有的行業數量,你會明白順理成章的事將會發生,如果你會講漢語那么你就是一名有價值的員工
。”克萊頓·杜貝認為漢語的重要性將增加,尤其是對那些希望在中國工作和經商的人來說
。但他認為漢語不會很快取代英語 。“隨著中國的崛起,你能預測將有更多的人用漢語
。但中文將取代英文嗎?我不認為如此,當然不會在我的有生之年發生,不會在未來三四十年內發生 。”19世紀英語隨著大英帝國得以崛起,美國在20世紀的優勢使得英語得到進一步傳播
。杜貝說美國流行文化是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得以流行的原因之一 。“美國的電影、音樂、電視、視頻游戲擁有廣泛的受眾,到目前為止中國在這些領域的成功非常有限
。中國的電影、電視秀、中國的音樂在海外沒有龐大的追隨者 。”安德烈斯·馬丁內斯是Zocalo Public Square的編輯主任,也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新聞學教授
。他說他尊重中國文化,希望漢語能得以發展 。但他說和自由有關的英語將仍是世界語言 。“沒有人在互聯網上鉗制、審查英文演講,大多數以英語為主的國家都有言論自由的傳統
。”馬丁內斯說英國被視為是比漢語更中立的語言,與漢語不同,和英語有關的不是一個國家
。他說平等觀念甚至扎根于英語語法之中 。“如果你學習德語,學習西班牙語,學習俄羅斯語,第二人稱‘你’以及動詞如何變形有很大不同,這取決于和你對話是的祖父母、老板、孩子還是雇員或密友
。如果我同奧巴馬總統講話,或者和我最親密的朋友或兒子講話,都只用‘你’ 。”漢語還是一種更難學的語言,美國事務所估計,讓英語母語者達到中文專業流利水平需要2200小時,與學習荷蘭語、法語或西班牙語達到同等水平相比,漢語需要的時間要長4倍多
。盡管漢語語言要簡單得多,但漢語的聲調和書寫體系對成年人來說要難得多 。最近蓋洛普的調查表明,只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會多種語言
。而且大多數會多種語言的美國人是移民或移民的后代 。對大多數美國人、英國人和澳大利亞人來說,學習外語是一種選擇,而不是必要 。中國日報估計有超過4億中國人在英語,這意味著中國的英語學習者數量超過了美國講英語的人數 。上月,中國在首都北京舉行了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但這次會議沒有采用漢語或任何一種亞洲語言,APEC的官方語言是英語
。我是亞當·布洛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