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中東部地區的空氣污染問題,中國出臺了各種應急響應和長期措施
上周三下午,陜西省省會西安市的空氣質量指數達到了500 。這是空氣質量指數的上限,表明空氣污染嚴重 。
西安市上空仍然被霧籠罩,周四中午的空氣質量指數為417,使西安在污染最嚴重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二,排名第一的是空氣質量指數為491的河北省邢臺市 。
市政府出臺的應急預案已經開始實施,所有建筑工地停工,至少減少50%的政府車輛 。發電廠必須要限制產出并減少排放 。
中國有近一半地區在12月受到了霧霾的影響,包括20個省的100余個城市 。許多地區已經采取了應對措施,包括嘗試用人工方法減少霧霾,限制車輛使用,對污染者進行處罰等 。
至2015年,北京將將新增200多個氣象自動觀測站和8個天氣雷達系統,以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 。
中國于12月初停止了僅以GDP及增長率作為考核評價的做法,并將重點放在公民幸福指數和環境問題上 。不過要求地方政府讓環境考量置于經濟增長之上的舉措是否有效仍有待觀察 。
這里是NEWS Plus慢速英語 。
譯文屬可可英語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