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美國之音慢速英語健康報道
。臨床抑郁是一種嚴重的疾病,用“臨床”一詞是為了將之與只是因為生活變故而感到悲傷者分開
。臨床抑郁者會感到悲傷、沒有希望和自感渺小,通常他們無法正常生活 。有的抑郁患者還會自殺 。臨床抑郁對醫學專家來說可能很難診斷或識別出,很難治療,對一名抑郁者有效的療法可能對另一名患者無效
。有專家估計過去用來治療抑郁的藥物在80-90%的患者身上有效,但其他研究表明在降低臨床抑郁水平上,這些藥物并不比安慰片更有效
。安慰片是給患者的一種非活性藥物,患者并不知道它不是藥物 。海倫·梅博格是喬治亞州亞特蘭大艾莫利大學的一名研究者,她說抑郁癥患者的第一次治療總是以失敗告終
。“問題在于無論給什么藥物,即使在隨機的研究中,其緩解率是40%,這意味著對大多數人來說,得到的第一次治療并不是那么有效
。”這意味著醫生必須實驗各種不同的療法,直到發現有效方法為止
。但科技可能會改變這一切,梅博格在艾莫利大學領導一個研究者團隊
。他們使用名為正電子成象術(P.E.T.)的大腦成像技術來研究治療效果,研究涉及63名抑郁患者 。P.E.T.使用一種能追蹤大腦活動的放射性糖分子,這種糖分子能“點亮”受刺激物影響的大腦區域,研究中使用兩種刺激物,藥物或談話療法
。研究者發現名為“前腦島”的大腦區域似乎能預測出哪種療法有效
。前腦島運轉緩慢的患者在認知談話療法中表現最好,前腦島很忙碌的患者對名叫Lexapro的藥物反應最慢
。梅博格說前腦島是關注身體內在狀態的大腦系統的一部分,前腦島在極端疼痛或痛苦時最活躍
。梅博格說這個前腦島可能是抑郁癥的生物學標識,她說本團隊的發現能幫助醫生以治療其他疾病同樣的辦法來治療心理疾病
。“我們做各種各樣的測試來做管理決策,在乳癌中我們做腫瘤標記,目的是決定一種療法可能有效,同時決定如果沒有標記,那么某些療法也會無用
。”這就是美國之音健康報道,我是安娜·馬特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