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美國之音慢速英語農業報道
。在距離華盛頓特區一小時車程的奶牛場,未來已經到來
。一個機器人在為奶牛擠牛奶,這里是馬里蘭州芒特艾里市Woodbourne乳品廠的擠奶時間,奶牛們排成一排等待機器人 。約翰·芬德里克是這家農場的主人,他通過電腦屏幕觀看動物們的進展情況,他要做的也就是這些
。“擠奶門一打開,它們就走進來,擠完奶后門再打開,它們再走出去
。”機器人做全部工作,它使用激光尋找乳頭,也就是牛身上出奶的地方,機器人然后清潔乳頭,然后用擠奶的管子連接在奶頭上
。機器人還化驗牛奶可能的污染,一旦發現問題,就會放棄這些牛奶,當牛奶流出的量變小時,機器人知道停下來,然后把奶牛送走
。擠奶機器人在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奶場越發流行,約翰·芬德里克說這些機器人改變了奶場的生活
。“這樣就自由了,我們可以做農場的其他工作
。”大部分奶場必須每天擠奶兩次,一次是凌晨,一次是晚上
。無論天氣好壞都要擠奶,但芬德里克的奶牛不遵守這樣的習慣,它們呆在地里,等著機器人擠奶 。有的奶牛必須在半夜擠奶 。芬德里克甚至無需觀看奶牛擠奶的過程,他能從手機上看,能知道每頭牛何時擠奶,以及擠奶量多少,還能知道一頭牛是否很久沒有擠奶了
。這臺擠奶機器人耗資不低,芬德里克花了15多萬美元,但他說,花錢雇人來擠奶也很貴
。“三年之內我就能付清差價,不用隨時準備去擠奶,我們就有了自己的生活,沒有我們,奶牛也能照常擠奶,這些錢花了很值
。”他說這是件好事,“我不喜歡擠奶
。”有了這臺機器人,他就可以去做其他事,他每天能得到475升牛奶,但他根本不去碰一頭奶牛 。這就是美國之音慢速英語農業報道,登陸learningenglish.voanews.com獲得更多農業報道
。我是凱蒂·韋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