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美國之音慢速英語經濟報道 。
一份最近報道稱,未來幾年中國的食品進口需求量將上升,這份報道來自世界糧農組織(FAO)和經合組織(OECD) 。
安吉爾·葛利亞是OECD秘書長,他說中國對食品的需求在增加,而全世界的糧食產量卻在下降 。
“過去十年農業增長了2.1%,現在可以說,未來十年農業將增長1.5%,也就是說少了三分之一,這個數字很大,少的三分之一經過時間的累積,就是很大的差別 。”
截止2022年,中國的肉食進口有望年增加3%,達到170萬噸 。牛肉是進口增長最多的食品,有望年增長7% 。截止2022年,中國用于喂養動物的谷類進口有望翻倍,大豆進口有望增長40%,同樣用于喂養動物的油籽進口將在未來十年增長41% 。
安吉爾·葛利亞說,由于中國經濟的加快增長,因此急需進口,他說中國已經對世界糧食市場產生了巨大影響 。
“由于中國在消費、生產、消費與生產轉變的重要性,以及市場的改變,要理解農業世界和農業生產,就必須將中國作為前線和中心 。”
若澤·格拉濟安諾·達席爾瓦是世界糧農組織主席,他說,減少大量被浪費掉的食物量,可以滿足日益上升的食物需求 。
“我們目前浪費掉了所生產的30%的食物,難以置信,我們缺少對糧食儲存、糧食運輸的投資,農村地區也沒有更好的條件 。”
預計,中國對食物需求的增加會導致谷類等商品的價格上漲,由于中國在世界糧食貿易上的影響力,商界已經開始采取步驟 。
上月,中國肉食品加工公司雙匯宣布以7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豬肉公司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 。
中國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牛奶和大豆進口國,十年內中國有望成為世界最大的豬肉消費國 。FAO和OECD表示,這將使得國際豬肉價格上漲5%到8% 。
這里是美國之音慢速英語經濟報道,我是凱莉·簡·凱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