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在記詞的道路上或快樂或痛苦地跋涉征戰,在花樣繁復的記詞方法上前赴后繼,卻也不乏結果橫尸遍野。多少人抱怨詞匯記了忘忘了記,背的時候荷爾蒙超標,一放下書就繼續白目,反反復復陷入無限循環中不得善果。詞匯是否等同于糾結,我看也未必。先與各位分享一個所謂故事。
早上起床,洗漱之前開冰箱取速凍包子加熱當早餐。關上冰箱門之前,瞥見包裝袋上碩大的“叉燒包”仨字下印著還算惹眼的倆英文單詞:Barbeque Bun。烤肉餡兒的小圓包子,很有愛。出門前往杯子里沖奶茶,包裝條上的Vanilla Flavor通過嗅覺確定中文釋義就是其上方印著的香草口味。到了樓下等公車,公車站燈箱上是碩大的益達口香糖廣告,LOGO處自然少不了英文Extra的伴隨。上車行至中途,遭遇紅燈,停在斑馬線前又是一時半會的等待。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往窗外看,左邊藥店招牌下印著Drugstore,鄰近不遠的另一處店面卻打出Pharmacy的字樣。眼前這倆一樣規模一樣性質的店鋪,所用英文的差異不知道是有意昭然誰比誰高端,又或是誰比誰親民呢。綠燈亮起,一起等待的路人和車輛也一起啟動。人潮車潮中,某輛捷安特(Giant)自行車低調而華麗地在車窗下招搖而過。到站下車,時候尚早,便決定先到銀行取個錢。自動取款機上方貼印著普羅大眾再熟悉不過的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標示,只是Teller的第二個e模糊得幾乎與背景融為一體,讓這個詞一眼望去多少顯得有些詭異。取完錢出門,一拐彎,熟悉綠底白字,啊,New Oriental School!
以上是本人某天從起床到踏入學校以前的行為動作。看似是一篇缺乏營養的流水記事,但或許能對各位在詞匯記憶和學習上給出一些啟示:我們的生活未嘗不可以看成一本字典,收錄了多少中英雙語的人間百態。這些詞匯都以一種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形式出現,因此許多人若是再抱怨那些記不住的單詞是因為遠離生活且無處使用的話,那么,留心生活的細節去積累單詞,就可以降低這個借口的出現幾率,同時提高對詞匯的印象。
當然有人會疑慮,生活英語里的單詞未免略顯單薄吧。如何通過生活里積累的基礎詞匯去豐富高階詞匯呢,這就需要借助思維拓展、詞根詞綴、聯想諧音等的各種支持了。打個比方,在自動取款機(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這個詞組里,automatic意為“自動的”,則提取出auto這一詞綴的意思self。于是當我們看到autonomous, automatism等等更多的同樣前綴的詞出現時,基本上就可以給出這些詞匯意思的大方向了。
話說到此,無非一句:要記詞匯學詞匯,就千萬別忽略了生活。
n. 滋味,香料,風格
vt. 加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