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講話時強調,黨和國家將按照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的方針,把做好留學人員工作作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任務,以更大力度推進“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千方百計創造條件,使留學人員回到祖國有用武之地,留在國外有報國之門。
作為黨和國家的領導人,習近平親自參與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并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事件本身就與眾不同,講話中習近平關于人才戰略的表述和人才服務的思想更是發人深省,寓意深刻。
百余年的留學史是“索我理想之中華”的奮斗史,習近平從歷史的角度對人才的作用進行了客觀而真情的褒論。接連用4個“歷史不會忘記”,肯定了100來年不同歷史時期的留學人才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所做出的重要貢獻。“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成為了當今世界乃至未來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因此“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理所當然成為了黨和國家的一項長期方針,“尚賢者,政之本也”。
如何正確客觀的對待海內外的留學人員?這是一個亟待解決也必須要盡快解決的重要問題,因為這涉及到眾多留學人才的作用發揮。一味強求也不是辦法,畢竟強扭的瓜不甜,但放任不管也不對,畢竟我們都是中國人,一脈同根,我們理該齊心協力,為民族的復興之夢貢獻智慧與力量。“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十六字方針為新時期做好留學人員工作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中國要發展,民族要復興,我們需要更多的留學生走出去,博采眾長,吸納世界優秀文化的精髓,同時也帶去更多中國的聲音和中國的文化,通過留學生這個渠道進行交流交融。
在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人才的交流更是呈現出多樣化格局,如何激發和統籌好人才的作用?這需要有世界的思維和戰略的眼光。“千方百計創造條件,使留學人員回到祖國有用武之地,留在國外有報國之門。”這是一種博大的人才胸懷和人才戰略,游子無論在哪里,其心始終是中國心,滿腔熱情歸國,要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留在異國他鄉,也要讓其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懷和溫暖,只要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為了實現中國夢,我們都應該提供好方方面面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