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過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秋季入學在即,留學生家長們無不開始為子女準備留學費用。
“本來,一年4萬多美元的學費和生活費可以一次兌換,省去很多麻煩,不過,在人民幣升值行情之下,我按照銀行理財經理的建議,先將必交的學費兌換了,生活費則根據需要分期兌換,這樣可以省一些費用。”一留學生家長何女士稱。
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累計上升1086個基點,升幅近2%。按照今年年初6.2301的人民幣兌美元外管中間價,倘若年初6萬多元(人民幣)的生活費改在昨日兌換成美元,大約可以省下人民幣近7000元。
事實上,在美元相對弱勢的行情之下,除了盡量持有人民幣,根據需要匯兌生活費之外,更多精明的美國留學生家長還將留用好留學資金購買了短期甚至可隨時贖回的人民幣理財產品,以達到留學資金增值的目的。因為當前,同等期限美元理財產品收益要大幅低于人民幣理財產品。
然而,隨著美國經濟的逐步復蘇以及量化寬松政策的退出,美元探底回升的跡象有所抬頭,上月末,人民幣離岸市場即期匯率連續觸及跌停,市場關于人民幣貶值預期漸起。
本月前幾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外管中間價分別報:6.1778(8月1日)、6.1817(8月2日)、6.1767(8月5日)、6.1753(8月6日),人民幣匯率開始徘徊。
倘若人民幣大幅升值基礎不再,留學生家長以及廣大外匯持有人,持有人民幣以求更低成本結算外幣甚至獲得利率、匯率雙份收入的操作風險無疑會加大。
以買入三個月人民幣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為4%)為例,銀行人士計算,三個月后,倘若人民幣貶值幅度一旦超過0.75%,市民的利率和匯率都將被吞噬。專家稱,“從理論上講,人民幣單日波幅就可以達到1%。”
昨日,各大銀行外匯分析師根據當前匯率行情建議,留學生家長可以考慮為子女配置適量美元、歐元或者英鎊。不過,考慮到澳洲的降息預期和日本國內推行的貨幣貶值政策,兌澳元和日元兩種貨幣,家長仍須謹慎持有。
相關鏈接
信用卡使用有講究匯款渠道要選對
除了外匯的兌換和持有技巧外,業內人士同時為甬城留學生在境外使用信用卡,留學生家長匯款等提出了有效建議。
理財師建議,出國留學生最好以主附卡的形式辦理一張國際信用卡,一般可在全世界數千萬家商戶及百多萬臺自動取款機上使用,無需兌換貨幣。一方面,父母可利用主卡在免息期內用人民幣購匯還款,另一方面,還可利用網上銀行或者對賬單功能監督子女的資金使用情況。國際信用卡盡量在與清算幣種相符地使用,以避免兩次換匯的額外費用。
不過,經驗人士提醒,信用卡透支取現不享有免息期,從透支取現這一天起就按透支金額的萬分之五來計算每日的利息,同時取現還要按交易金額收取一定的手續費,所以,持卡人盡量不要透支取現。
在為海外子女匯款時,很多家長習慣選擇電匯方式。電匯是匯款款項通過國際銀行間電信系統直接到達收款人的賬戶,其優點是迅速、便捷,但是費用相對較高。如果是首次出境,在國外尚未開立銀行賬戶,而所去留學的城市正好有國內銀行的網點,那么開立匯票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攜帶方便,并可以節省費用。有銀行出國留學中心人士告訴記者,去英國留學不必帶大量的現金,可以考慮兌換1000英鎊左右的現鈔作為零花,其余的盡量使用匯票。理財專家建議留學生家長可根據用款緊急度、安全性、便利性、實惠性等因素選擇匯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