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很多優秀的A-Level畢業生如今也很難進入大學;更多大學愿意將招生名額留給交高學費的外國留學生。
據英國媒體報道,隨著2011大學新學年的臨近,英國《每日電訊報》和《每日郵報》分別獨立進行的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英國大學正悄悄實施“崇洋媚外”的招生政策。
《每日郵報》的調查結果稱,至少20所大學在本國A-Level畢業生大學志愿完全選擇分配完成之前就以“名額已滿”為由停止招生了;與此同時,這些大學則繼續大力招收外國留學生。這些被指內外有別的大學中包括了諸如愛丁堡大學、利物浦大學、伯明翰大學和謝菲爾德大學等相對比較知名的大學。
《每日電訊報》的調查指出,由于現行政策嚴格規定了每所大學每年可以招收的“政府補貼”學生限額,而對外國留學生則沒有明確限額,所以導致越來越多的英國大學更加傾向于多招收交高學費的外國留學生。對英國或歐盟國家學生來說,2011新學年的學費平均約為7000至9000英鎊;而外國留學生平均每年的學費一般約為20000英鎊。
更有批評人士指出,英國政府“不公平”的限額政策還規定,如果任何大學超標招收本國學生,那么每多招一人將受罰3700英鎊。沃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Worcester)的校長戴維•格林(David Green)最近就公開批評政府的現行政策。他指出,以前學習成績有三門B的都可以入大學,而如今甚至有1%英國A-Level優秀學生,也就是說考試分數都是A的學生都難以入學。
與此同時,《每日電訊報》的調查還顯示,距離招生截止日期已經不遠了,倫敦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Arts, London)目前有78門科目還對海外留學生開放,而對英國和歐盟學生開放的卻只剩下21門。
英國全國學生會(The National Union of Students)主席利安姆•伯恩斯(Liam Burns)表示,夠資格的學生就應該有機會上大學,政府不應該設置人為限額。代表英國大學講師的工會發言人也表示,其實以往經驗顯示,很多大學最后無法填滿對外招生的名額,最終造成國內學生沒學上,大學教室空蕩蕩。
據統計,去年共有37088名海外學生來英國大學讀書;這個數字預計將在今年超過41000,年度增幅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