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IMES公布了2012年英國大學排名。對于每位赴英國留學的學生來講,排名是選校的重要參考因素。然而,英國大學排名真的就能反映出英國大學質量的好壞嗎?在留學英國,選校的過程中,該如何正確對待英國大學排名呢?留學e網認為,要看排名,首先要了解排名評分的各項指標。
2012年泰晤士報英國院校排名綜合排名指標中的“Student satisfaction(學生滿意度)”是指學生對學校的滿意程度,這個問題見仁見智。
“Research quality(研究水平)”是指學校的研究水平,泰晤士報主要參考RAE的評分。
“Entry standards(入學標準)”是大學錄取本科新生的標準,按照每年錄取新生的A-Level成績與申請成功率計算,分數越高,證明該大學在英國本土高中生中的口碑越好,但對于申請碩士課程以上的學生,此項的可參考性顯得稍弱。
“Student-staff ratio(師生比例)”說明各所大學致力于教學的程度,是判斷學生能否得到足夠的老師指導的依據。至于獲得二等榮譽學位以上的學生比例,畢業生前景,畢業率情況這三項,反映的是大學培養學生的目標是否達到,學生是否在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個人能力的全面提升,從另一個角度考量大學的教學成果。
專家指導:對本科申請者來講,比較TQA和A-LEVELS的分數比較合適,因為他們都是主要針對本科的教學質量和入學要求而言。對于碩士申請者,如果是就讀授課型碩士,尤其是赴英國讀此類課程的學生,選校和專業時真正相關的是大學課程的設置是否滿足學生自己的需求,大學是否有很好的圖書館和數據庫(文科碩士)和實驗設施和企業注資開發研究項目(理科碩士),是否有很好的老師給自己指導最終的畢業論文等因素。因為學生主體的學習是靠考試、演講和論文等環節修滿學分的,而并不是靠項目的完成來得到最終的學分。
如果學生選擇的是英國院校攻讀研究式碩士或博士的話,我建議更加需要了解英國官方的研究評估考核(the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簡稱RAE)排名。
RAE是英國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對英國高等教育機構的研究質量進行的一次系統全面的測評,大約每五年進行一次。RAE通過科研環境和結構、教師政策信息、科研發展戰略等指標來科學地反映學科活力和潛力。前幾次的RAE排名分別發布于1986、1989、1992、1996、2001和2008年。隨著各大學研究水平的不斷提高,學術競爭的愈發激烈,最新一期的排名時隔七年才公諸于世,可見其調查的細致與嚴謹。
現在很多人在抨擊依靠排名來選校的學生和家長,可是由于信息的不暢通,如果你想了解一個英國大學的信息,除了看他的主頁就是看排名了。至于比較幾所學校幾個專業的情況,我們的信息渠道更加窄得可憐,除了排名沒有任何信息可以獲取,排名是我們唯一獲得比較學校和專業的手段。目前我們學生能做的就是,正確看待排名,保持清醒,不要過于依賴排名的光環效應。學會篩選排名中的各類數據,找出有用的資料。善于利用網絡資源搜集相關的信息。
總之,每個學生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參考各個媒體的綜合排名,重點關注相關的指標數值,專業排名,研究評估考核(RAE)和教育質量評估(TQA)結果,做出理智的判斷,選出適合自己的院校!當然,這些都需要學生有良好的英語基礎并花費大量的時間,對學生來說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戰勝它,你就能夠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的發展方向便于將來更好的規劃自己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