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歷史課,很多學生就會聯想到冗長的歷史事件,糾結的年份、時間、地點,還有乏味的講課。我在國內讀高一時,每每考試,老師都發給學生一份講義,只要背熟,拿高分不難。我在加拿大留學,就通過了歷史課的論文答辯。其實,關鍵還是要勇于挑戰自我。
選讀歷史,挑戰自我
來到加拿大多倫多讀書,不擅長理科的我選了一門古代世界史。當我的中國同學得知后都驚呼:“你瘋了嗎?你現在的英語能力吃得消那么多單詞量嗎?”亞洲學生一向喜歡讀理科,因為英文水平不高也能聽懂課。一般留學生和剛移民來的學生,多不會選擇讀人文學科。
開學第一天,我有點緊張地踏入歷史課的教室。果然,除了一位香港女生,教室里清一色都是本地人。我的歷史老師Mr. Shoesmith的教學風格與中國老師截然不同。他通過各種不同的活動,讓學生生動地理解歷史事件,并且培養臨場發揮和流利演講的能力。每一項活動都是一次考核,如果學生不積極參與,將會直接影響得分。
投入辯論,獲得高分
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包括話劇表演、作曲、案例研究及大大小小的演講會,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場精彩的辯論大會(debate)。辯論會的主題圍繞著希臘文明展開,正反方需要深入討論雅典和斯巴達這兩個城邦的優缺點,最終判斷哪個城邦更勝一籌。每個人都需要負責相關的專題調查和辯論,辯論會后需要上交研究筆記給老師作為評分參考。經過抽簽,我被分到了斯巴達組,負責搜集斯巴達婦女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和斯巴達的教育水平的資料。在搜集資料時我發現,雅典的教育水平遠遠高于斯巴達,在教育方面很難反駁對方,因此我必須要準備充足的理據力證斯巴達的婦女能得到更多的權益。
辯論的日子終于到來了。首先是雙方組長發表開場講話,雙方的組長都是班上口才數一數二的學生,兩人可謂勢均力敵,接下來雙方的辯論無疑成為獲勝的關鍵。在宗教和藝術方面,雅典都毫無疑問地占了上風。終于,在討論軍事能力時,我們組展開強烈攻勢,對方的氣勢弱了下來,機會來了,我有點顫抖地站了起來,開始陳述我的觀點。雖然開始有點緊張,但由于準備充分,我發現站在大家面前演講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難。完整地陳述了我的觀點后,我甚至還開了個小玩笑———歷史研究表明斯巴達的女性更有魅力。
背書是學習,辯論則是更生動的學習,而且是一種教人思考的學習。學習歷史不但要記住一些關鍵的概念、知識點,更重要的是,開動腦筋,分析問題,讓歷史活起來。加拿大學校的這種教育方法,讓我感到歷史學習真的挺有意思!
辯論會持續了一個半小時,經老師和裁判判定,我們小組因為準備充分、證據充足而贏得了勝利,而我也拿到了滿意的分數。雖然準備的過程要閱讀大量歷史資料,許多單詞也是聞所未聞,而我的表達也未能像本地學生那樣從容,但通過努力,我終于成功完成了我人生的第一次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