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澳洲上大學的國內學生人數增加5萬人。政府表示,這種趨勢能幫助滿足不斷膨脹的技術工人需求。
不過,各高校卻警告稱,除非政府增加對新教室及維護的相關基建投入,否則吉拉德政府的這項擴張計劃將遇阻力。高等教育部長伊云士(Chris Evans)表示,人學人數增加有助政府在2025年前,實現(xiàn)有40%的25歲至34歲人士持有學士學位的目標。
他說:"這對于經濟來說是個很好的消息。這意味著有更多澳洲人在未來有機會獲得高技術工作的資格證書。"但南十字星大學(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警告,大學已經飽和,盡管學生需求增加,但在沒有得到新的資金資助前,都不會擴大黃金海岸校區(qū)及Tweed Heads校區(qū)。
去年,昆州超過維州,成為了未滿足大學需求率最高的地方。有6100名合資格的準學生與大學失之交臂,增幅高達16%.南十字星學校的副校長Peter Lee告訴《澳洲人報》周末版:"在沒有擴大物質設施的情況下進一步擴大招生是不負責任的。"
不過,伊云士的發(fā)言人在上周六晚辯稱:"吉拉德政府是澳洲史上對高等教育投入最多的政府,其中對重要的大學基建項目的投入更創(chuàng)下新高。"昆州詹姆斯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該校的副校長Sandra Harding說:"挑戰(zhàn)在于基建及教職員要跟上。"
伊云士上周六公布了大學向政府提交的數據,顯示今年有超過48萬澳洲本土大學學位由政府資助,比2009年的數據高出10%.其中,澳洲天主教大學(Australian Catholic University)增幅最大,為36%.緊跟其后的是堪培拉大學(23%)、陽光海岸大學(21%)、墨爾本大學(5%).伊云士上周六在講話中強調了該數據增長的重要性。
他提到早前獨立顧問機構"技術澳洲"(Skills Australia)的分析,該機構預計到2025年,有1/3的工作最低的學歷要求是大學本科。
他說:"為了滿足高技術工人的需求,工黨正確保所有符合資格的人獲得大學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