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大利亞雪梨網報道,目前赴澳留學的中國留學生的數量較前兩年有下滑趨勢,但是總體上由于基數龐大,中國留學生在澳洲的比例依舊居高不下,而各種年輕一代的中國留學生前往澳洲后,基本上都在開始自我生存,所生存在各種不同的校園環境中,加上各種形式(例如半工半讀的學習模式)的留學生,中國學子在澳洲數量可能超過統計。
從整體上來說,進入2011年,1989年出生的留學生,在學業上非常順利的華人,已經基本上進入了大學的最后一年,在年中或者年底就有可能成為新一屆的畢業生,至此,在澳洲的各大校園里,來自中國的90后已經成為了本科階段真正主打的生力軍,被中國輿論認為的90后一代,和澳洲本土的90后比較起來,在他們的成長經歷上面又有和區別和相似之處呢?
與80后的留學生不同,90后中比較早的前往澳洲留學的時間在2006-2007年左右,這個時代剛好是霍華德政府與陸克文政府權力交接的時代,也是留學移民捆綁在一起最為緊密的時代,因此相對而言,90后的留學生比80后的留學生前往澳洲留學的目的更加有著一定功利性的意味,而2008-2009年,前往澳洲就讀本科的90后與前往澳洲就讀研究生(論壇) 的85后們合力將這股浪潮則推到了頂峰,最終間接促成政策大變臉,90后留學生可能會成為最傷感的一代。
而對于澳洲的90后學生來說,政府內閣的變化和變遷并沒有影響到他們太多的生活,但是突然而來的移民和蜂擁而至的留學生,加上緊接著的金融危機,使得這一代人對外來人士有著明顯的抵觸情緒,甚至對有部分的文化或者意識形態有著反感,根據澳洲的一些媒體調查顯示,在高中階段,族群的分離還是正常存在,而筆者也從某些留學生那里了解到,經常會在高中與某個西人成為同學,然后湊巧的進了同一個大學同一個專業,甚至同一個Tutorial班級,兩人就是這樣幾年彼此都知道對方,卻從來都沒有說過一句話,可以說在中國學生因為害羞和語言劣勢本能地抗拒西人同學的同時,澳洲本土的學生也在刻意的與外來留學生保持距離。
兩種意識形態和生活態度的人始終是無法融合到一起,就拿普通的休閑娛樂來說,不少90后的華人學生依舊與前輩一樣出入KTV等娛樂場所,很多西人并不十分認同華人這樣的娛樂方式,而他們則是想盡一切辦法去酒吧,球吧等很多社交互動為主的場所,從溝通模式來說,華人的學生以在KTV互相灌酒為樂趣,而當地人的學生則喜歡在酒吧中相互調侃為興趣,不通的娛樂方式也決定了不同的處事待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