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對于加拿大留學來說絕對是特別重要的一年,從年初到年中,簽證形勢一片大好,乃至到了6、7月份,隨著SPP計劃的從初期醞釀到正式推出,“嚴苛的加拿大簽證終于松動”一時成為留學業界最熱門的話題,而加拿大留學也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看好。不料,SPP計劃施行不及兩個月,9月入學遞簽高峰期剛過,加拿大簽證形勢就出現了一個明顯的變化:據說由于使館剛剛換了一批新的簽證官,不少條件很好的學生慘遭拒簽,而同時一批原本不被看好的案子卻順利獲得了批準,加拿大簽證突然之間變得比以前更加“不靠譜”甚至“無厘頭”,不僅難尋一定之規,對少數申請人來說,也沒有了道理好講。這樣的情形持續了一段時間,直到年底漸近,加拿大簽證就勢逐步收緊,也就不足為奇了——此為慣例。雖然加拿大政府從來也沒正式承認過有對年度留學生人數的控制。
但使人大跌眼鏡始料未及的是,就在11月30日,加拿大簽證申請中心正式通知,即日起,全部留學簽證申請遞簽時必須提交戶口本原件及翻譯件。這個規定不僅側面印證了“由于中國赴加旅行團有人脫團逃逸,近期使館對簽證審核及調查更加嚴格”的傳言,而且也會無可避免地,給即將申請加拿大留學的部分中國學生或家庭帶來一些麻煩,那么究竟是什么樣的麻煩呢?為了讓大家能更清楚地了解,下面舉三個例子進行說明:
案例一:某同學申請到加拿大讀高中,家境富裕,有房有車,存款只有60萬,本來也應該夠了,但直到提交戶口本時,父母才承認,某同學不是獨子,而有三個兄弟姐妹(戶口本上寫得清清楚楚),這樣一來問題可能就復雜了,雖然加拿大使館并沒有明確規定擔保金的數額,但要求“擔保人必須證明其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負擔學生在加拿大的學習生活”,60萬擔保一個孩子問題不大,但是同時還要負擔另外三個孩子的費用(雖然是在國內)就顯得有些少了,如果這個案子的成功把握原來有9成(加拿大簽證誰又敢說百分百呢),那么現在能不能拿到簽證還真成了一個問題。
案例二:某同學高三畢業,申請到加拿大讀本科,家庭經濟條件優越,父母收入及存款都很不錯,已經拿到了加拿大一所名校的錄取,此次補交戶口本時我們才發現他之前用以申請大學的高中畢業證及成績單與戶口本上所列出的不但不是同一所高中,甚至都不在同一個城市。學生解釋說原來提供的畢業證及成績單都是真實的,戶口上顯示的高中他的確在那里就借讀過,但沒有學籍。這樣的解釋我們能理解,但加拿大簽證官能不能相信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案例三:某學生申請赴加留學,媽媽聲稱已經和學生父親離婚,要求自己一個人做擔保,并拒絕提供父親的任何信息。如果真實情況如此,只要媽媽收入高存款多,本來也不是不可以,但問題是,現在從戶口本上看,父母并沒有離婚,這種情形下,不論媽媽當初是怎么想的,父親的相關信息恐怕都必須填寫在申請表上了。
綜上所述,加拿大使館要求簽證申請人提交的戶口本原件,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對加拿大留學申請來說,意義還是比較重大的,它不僅意味著加拿大使館對于留學申請材料的真實性會有更嚴格的把控,而且促使留學生及其家庭在選擇學校和辦理簽證過程中更加務實、理性與謹慎。
*附注:近年中國赴加拿大留學生人數:
2006年_8999
2007年_10032
2008年_13600
2009年_16000
2010年_20000(預計)
后記:加國的變化,可以看到,簽證的獲批有很強的政策導向(由于政策好條件差的也很容易獲批,在政策緊張時條件很好的材料也有可能拒簽.但這里材料的細節和邏輯就很重要,就象對于戶口所引申的針對資金擔保的邏輯判斷,一份好的簽證材料一定要考慮到在政策審理從嚴時也要經得起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