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反應:2012年前“申請扎堆”
支招:名校申請競爭一貫嚴峻
根據英國高校聯合招生委員會發布的最新報告,英國本土申請明年大學入學的人數達到74234人,同比增長4.2%。未至年底就已經有如此之多的學生報名“高考(論壇)”,競爭大學名額的壓力和報名人數一樣,再創歷史新高。
據悉,今年人數上漲,和英國高校學費大幅上漲的提議有關。從報考人群的年齡看,19歲考生人數上漲7.5%,大部分是今年未被錄取、力求明年再戰的學生。40歲以上的報考人數激增20%,說明有不少職場人士近期失業,有意重返校園。
針對最近和未來兩年英國本土出現的“申請扎堆”,國內留學圈的反應是:“名校申請的競爭歷來嚴峻。”當然,英國本土的扎堆申請,不排除會進一步升級國際學生的申請難度。事實上,每年10月中旬是劍橋、牛津和各大醫學院的報考截止日期。今年由于報考大學人數超額,有21萬考生沒有擠進大學的“窄門檻”,而明年站在門外眺望大學府的考生將達到22萬。
連鎖反應:文科學費恐大幅上漲
支招:喜文科的中國學生或“調方向”
日前,英國大學事務部長威利茨透露:在政府前不久公布的削減40%大學經費的計劃中,除了科學和數學類學科外,藝術、人文、社會科學等英國大學文科課程將失去政府教學撥款。開設這類文科課程的經費未來將完全依賴學費收入。消息一出,國內留學圈看來,這將影響中國留學生的留英專業選擇。
不能與理科課程同等享受公共撥款待遇,意味著文科專業學費將先于其他專業大幅上漲。而在英國的5萬多中國留學生中,相當一部分是文科生,所以,一旦“漲學費計劃”進一步波及國際學生,他們將首先受到影響。
目前,中國學生就讀的文科類專業集中在藝術設計、傳媒、教育、法律、戲劇、音樂等。這些專業國際學生的學費每年隨著通貨膨脹率,會有5%-15%的增長,而人民幣對英鎊的匯率平衡了上漲的學費。不過,如果英國本土學生的學費從每年3290英鎊提高到6000-9000英鎊,而國際學生的學費一般是本土學生的3到4倍,學費由此可能漲到28000英鎊/年左右,再加上每年最低8000英鎊的生活費,留英一年,最低費用也在36000英鎊左右。按照英鎊對人民幣1:10的匯率,折合人民幣約36萬元/年,而之前只需約20萬元/年。
眼下,漲幅有多大仍是未知數,而一旦高于平均漲幅,鐘情文科的中國學生或許將“調方向”,選擇理科類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