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各自單位請好假,我們4月14號晚就睡在火車上直奔北京。15號出站就打的去預定的酒店。考慮簽證和出游雙方便,我們選在北三環上的惠新西街南口的如家,出門5分鐘就是地鐵口,10號線和5號線的換乘站。
在酒店梳洗后,我們去美國大使館踩點。按照大使館網站給出的地圖很順利的找到目的地,途中經過郵局,一共耗時30分鐘左右。回地鐵口有家賣煎餅的,3塊一個,可香了。第一天我們坐地鐵去故宮玩去了。晚上去便宜坊好好吃了一頓,回去洗了睡。
我們早上6點半出門,到地鐵時老公一時糊涂坐反了車,幸虧發現及時,趕到大使館7點還差幾分。使館門前已經有很多人了,向站崗的小戰士說明我們約的是7點15分,他仔細核對我們的護照后,放我們進去了。使館還沒開門,已經有將近80個人在排隊了。7點15分使館開門,人流開始移動,差不過7點半時有工作人員讓預約7點15分的人單獨排一隊先進去。流程如下:
1、進門時有人問你預約時間,然后在一張表上找到你的名字。2、過安檢時所有電子設備寄存,但是可以背包包的。我們是一個風琴夾加一袋子的影集。
3、核對DS160表的相片和簽證收據。如果DS160表打印相片成功,將簽證收據第一聯用膠棒粘在表下方,并另外準備一張簽證相片。窗口工作人員得知我們是攜簽H1+H4,還收去了我的I-797表的第一頁。然后給個黃/藍的牌子。
4、拿著牌子排隊按指紋。發現我是隊伍的第一個人,時不時舉著牌子讓新來的找到“組織”。先左手4指,再右手4指,最后是雙大拇指。發現很多人在按大拇指時成功率很低,特別是年齡大的老人。建議后退一步,雙手伸直,拇指平放。我和老公一次成功的。5、最后拿著牌子接著排隊等面簽。簽證官8點后才陸續上班。由于站在第一排看到好幾個簽證官了,其中有一個很帥的小伙子和一個金發美女,他們的通過率很高,基本上都是“謝謝”。輪到我們時是一個黑皮膚的中年女人,先向我核對,我簽H1,我老公簽H4。然后就是英文交流了。基本就是那些問題:怎么得到offer的?描述一下你在這項研究中的工作。然后就向我要了offer letter,CV,個人簡歷,老板簡歷和博士學位認證(美國老板幫我做的)。然后就是我老公的面簽了。本著能說中文絕不說英文的原則,老公和她憋著別扭的普通話聊了起來,就兩問題,你是干什么工作的?準備在美國待多久?然后看了下老公的工作寫著“EDA”,就問了下全稱是什么?可憐老公只記得中文全稱,對應的英文記不全,老外又只會敲英文,幸虧我在旁邊解圍,幫忙翻譯下。但是那個黑人女人還是對老公說,我們要花兩周時間來決定是否給你們簽證。意料中的check,拿著兩張黃條子去郵局辦理郵寄后繼續逛北京城了。經驗總結:
1、覺得我們算是準備很充分的了,雖然她看的很少,老公主動出示結婚證都被拒絕,何況帶去的一大堆相片。2、旅游,商務,探親的都比較好過,學生還有博后的拒得多些。VO就是防著你移民。我和老公在這邊有房有錢,過的滋潤的很,根本不想移民。可惜沒機會將給她聽。
3、盡量簡單介紹自己的工作,碰到專業詞匯,先想好怎么用英文解釋,最好少說,萬一碰到敏感專業,麻煩一大堆。像我過去做病毒的,我就說自己做腫瘤的,反正I-797不會寫,I-129上老板很聰明地寫成了蛋白組學。
4、DS160是新表,填寫時會有些問題,記得存檔,錯了再改就行了。我們把筆記本都帶著了,想著改方便些。
5、還是早點去好些,感覺VO還是蠻親切的。但是老公覺得我們的那個VO全程緊繃著臉,check都覺得不安心。我們8點半不到就出來了,結果郵局9點才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