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關注
印度18歲以下的人口達到4億,有著巨大的高等教育市場,而印度的高等教育機構遠遠不能滿足持續增長的教育需要。這給許多外國大學創造了商機。為分得這塊美味蛋糕,數百所外國大學搶灘印度,其中尤以美國大學居多。
然而, 正如一位美國專家所指出,印度高等教育市場就像當年美國“狂野的西部”,既充滿機遇,也存在風險。制度的缺失、本土教育的競爭、官方的腐敗、合作者的良莠不齊都給美國大學在印度的發展帶來了挑戰。
當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獲知可以在印度南部修建校區后,這所有著138年歷史的美國大學立即決定抓住這一機會——在當地買下一塊地,也對校區進行了設計規劃。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印度政府給予辦學開綠燈。
當記者問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德達塔4年之內能不能得到許可時,他回答說:“會有那么快嗎?我不知道。在印度這個國家,要想成功的話必須有極大的耐心和毅力。”
印度留美學生達10萬
對于許多美國大學來說,印度或許值得等待。印度18歲以下人口達到4億,又處于經濟高速發展期,高等教育市場在印度已經成為一塊大蛋糕。印度人每年用于從其他國家獲取學歷的費用已經達到75億美元。
在美國的校園里,印度人的身影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多。2008~2009學年在美國高校學習的印度留學生總數達到10.32萬多人,人數連續8年位居外國留學生第一。而且,目前,印度正大張旗鼓地推進高等教育建設,對于有志于投資印度市場的美國大學來說,這是一個令人垂涎的好機會。
印度目前限制外國大學在印度獨立辦學,但是,外國大學可以通過跟本地大學合作的方式,進入高等教育市場。從美國的西北大學到北達科塔州大學,數百所外國大學來到印度,展開與印度高校(基本上是私立大學)的合作。以印度的私立大學瑪尼帕爾大學為例,該大學與美國10所高校有合作項目。
印美大學高調“聯姻”
這樣的合作對雙方都有益。美國大學可以借此提高其在全球的知名度,收取可觀的學費。為了這一目的,美國大學將自己大學的招牌、課程以及學位證書直接授權印度高校使用。在擁有美國大學招牌的印度大學,學生通常每年需要繳納1萬~2萬美元的學費。
去年,俄亥俄州立大學與位于海德拉巴的亞洲商學院簽訂協議,向該學院輸出管理課程。亞洲商學院同意每年支付100萬美元給俄亥俄州立大學,以獲取使用該所美國大學的教學課程以及其“金字招牌”的權利。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還跟孟買的S.P. Jain管理學院有過4年合作。雙方簽訂協議,弗吉尼亞理工大學負責輸出課程和教師,提供本大學的學位,每人每年的學費是1.5萬美元,都歸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所有。而 S.P. Jain管理學院為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提供教學設施,負責招生,以獲得與美國大學“聯姻”的響亮名頭。
挑戰
印私立大學良莠不齊
美國大學進入印度教育市場也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印度缺乏延續性的規章制度,印度本土企業對教育加大投資導致競爭增加,印度官場存在的腐敗現象等等,都令美國大學在尋找一個可信的合作者方面困難重重。
“在印度,往往把做生意、政治和本該是非營利性機構的教育捆綁在一起,攪渾了高等教育這池水。”拉胡爾·丘大哈說。丘大哈是監控國際教育資歷的非營利性機構“世界教育服務”的負責人。“機會存在,利益存在。但是挑戰也是超出想象的。”
印度正在經歷一場高等教育革命。資金匱乏的公立大學體系已經無法滿足印度持續增長的教育需求。私立大學開始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印度現在共有2萬所高等教育機構,數量為世界各國之最,是美國的3倍。
今年年初,印度政府收回了44所大學的辦學資格認可,涉及20萬學生,理由是,這些大學的管理方式就像“私人領地”。“政府意識到局面已經超出了控制。”波士頓大學國際高等教育中心主任阿爾特巴克說,“我提醒過美國的大學:一定要小心,你所面對的是狂野的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