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們給你的擇校建議
不要讓MBA排名左右你的選擇。就算是一個頂級的MBA項目,也可能出現并不適合你的情況。決定什么是最適合的項目之前,要透過表面深入了解課程。列一張清單,弄清楚自己希望從MBA教育中獲得什么。問足夠多的問題。你得對整個環境感到完全滿意,其他的東西都不重要。
——Deborah F. Booker,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MBA錄取主管
就業方面的考慮應是整個MBA教育中的關鍵一環,從申請過程就應該如此。申請人應該仔細研究與某個MBA學校聯系緊密的雇主,決定這些雇主的興趣點所在是不是和自己一致。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這將對學生的就業成功起決定性作用。申請人還應該詢問關于找工作方面的訓練。如果學校為個人找工作提供綜合性的訓練,成功就業的機會將大大提高。
——Alan Ferrell,普度大學商學院就業總監
作為MBA教育發源地的美國,擁有1500多個MBA項目,自去年美國放松簽證政策以后,重新成為中國學生攻讀MBA的熱門目的地。數據顯示,美國前20商學院每年都有來自中國的數千份申請,但被錄取人數通常只是個位數。在預備自己的商學院申請前,需了解目前全球范圍商業和就業趨勢,選擇合適自己的MBA項目,并揚長避短。
來自美國數據顯示,MBA教育和就業的趨勢正發生急劇變化。過去,MBA的雇主多是世界商業巨頭,他們為MBA學員提供長期職位。但現在,隨著商業模式的變化,越來越多公司的經營依靠部分核心雇員,和大量的外包業務,于是麥肯錫等咨詢公司逐漸取替制造業巨頭成為主要雇主。與此同時,大量找到自己的“長尾”的中小型企業以及創業型企業,要求具有創業精神和通才技能的管理人員,他們能在通曉技術的同時準確快速地管理公司在銷售、人事等一系列部門上的運作。
這也可以解釋在全球范圍內,MBA教育越趨細分,學校開設的課程也越趨精細。例如麻省管理學院,就開設了針對創業以及中小型企業的MBA,而其他管理學院各種針對會計、銀行、法律、旅游、科技方面的MBA項目也越來越多。
另一個趨勢是全球化,很多商學院意識到在今后50年內,大量的商業機會來自中國、印度和印尼等國家,雇主希望尋找能夠勝任國際項目的雇員。
在這種情況下,在選擇MBA項目時,應觀察它們是否具有以下的特點:
●各項設置應能幫助學生在一個不確定、不安全的,瞬息萬變的環境下工作。
●提供在職業和生活規劃方面的正式訓練。
●課程和講座應涵蓋“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如何在就業市場中勝出”、“如何確定目前的職位適合當前和未來的職業規劃”等主題。
●關注小型創業企業,這是目前經濟發展的趨勢,管理人員在這些企業中需要有特殊的知識和技巧。
●課程還應該涵蓋:如何在國際市場找工作;成為咨詢人員;個人和商業上的資產管理;從大公司轉向小公司;在工作環境中提升技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