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再度提高投資移民門檻。繼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把“聯系新加坡”(Contact Singapore)全球投資者計劃(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簡稱GIP)申請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的門檻提高之后,另一更高凈值投資移民計劃——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屬下的“金融投資者計劃”(Financial Investor Scheme,簡稱FIS)也把申請者的本地資產額下限,從500萬元提高到1000萬元。
該報在8月28日獨家報道,從明年開始,通過“聯系新加坡”全球投資者計劃申請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其最低投資金額,將從目前的150萬元提高到250萬元。
同時,申請企業的年營業額將從1000萬元提高到3000萬元。從今年10月份開始收到的審計報告須符合3000萬元的標準,利潤達200萬元,而在10月份之前的報告則按照現行政策的1000萬元進行。
29日,該報再獲知金融管理局屬下的“金融投資者計劃”也將提高投資移民門檻。
根據本報取得的一份資料,從明年1月1日開始,欲通過FIS計劃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的外國人,在本地金融機構須存放的金融資產總值,將從500萬元提高到1000萬元。 此外,申請者可購買的本地私宅價值,也從原本超過300萬元的升濤彎洋房(有地建筑或土地),減少到200萬元或以下的自用住宅。
申請者依然可以為核心家庭成員(配偶以及未成年未婚單身子女)申請永久居民權,而每名未成年單身子女申請的所需額外資產額,也依然維持在500萬元。
然而,申請者的父母或其配偶的父母,則不再可借此取得永久居留權,而以獲得5年期長期準證(long term visit pass)取而代之。根據現有FIS規定,申請者為每一名父母/配偶父母申請永久居民權,則將各需額外的250萬元資產。
根據明年起全面實施的新規定,FIS申請者有兩種選擇:第一、把1000萬元金融資產,存放在金管局管理和查核的本地金融機構特定戶頭內;第二、1000萬元資產可包含不超過200萬元價值的自用住宅,以及在本地戶頭內存放不少于800萬元的金融資產。
設另一新規定
盡管門檻提高了,但當局也設下另一新規定:申請者可擁有最低資產額達最高兩倍的杠桿(leverage),即可借貸達1000萬元。不過,這筆資金須用來投資在本地管理或當局允許的基金及產品上。
根據現有FIS計劃,申請者必須在本地擁有至少500萬元的資產,這包括不少于300萬元的升濤彎洋房(有地建筑或土地),存放期最低5年,也可為配偶、未成年子女和父母/配偶父母申請永久居留。同時,申請者的個人資產必須超過2000萬元,也不獲準擁有杠桿。
反映移民政策
已到了“收緊期”
市場人士指出,FIS申請條件的收緊,與經發局8月底提高門檻的政策相輔相成,反映出新加坡移民政策已經到了“收緊期”,也使近期遞交的投資移民申請書的數目一時間大增。
一名不具名的投資移民公司負責人告訴該報,自上個月底經發局收緊GIP要求的消息首次見報,所辦理的GIP申請者的數量激增了50%。
受訪的私人銀行也表示,自FIS的相關消息在上星期傳出后,至今已接到了相當多的客戶詢問。
瑞士EFG私人銀行新加坡董事經理史圖特(Kees Stoute)說:“我們的確接到了更多來自世界各地客戶的興趣,其中以亞洲客戶最多。盡管(這項措施)明年生效后,應該會影響遞交申請書的數量,但它不會動搖新加坡身為世界首選移民地之一的地位。”
為高凈值人士提供房地產咨詢服務的國際產業顧問總裁邱瑞榮受訪時指出,政府調高投資移民門檻,能確保移民本地的高凈值人士素質不斷進步。
邱瑞榮說:“這不但能吸引更富裕的家族利用本地管理海外資產,也將引入更多專門瞄準超富裕人士(UHNIs),即擁有至少3000萬美元流動資產富豪的私人銀行。”
受訪的私人銀行表示,自相關消息在上星期傳出后,至今已接到了相當多的客戶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