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推薦信通常有兩個誤解,一是認為它不重要,還有就是認為必須是非常有名的教授簽名才行。其實,推薦信非常重要。對此我有親身經歷。在去年申請前的搜索,詢問階段我也非常茫然,后來一所學校的教授寫信告訴我,他們看申請材料主要看GRE分數,推薦信和本科及研究生成績。所以我后來花了很多時間在寫作推薦信上,結果證明這些功夫是值得的。
推薦信也不是非要有名的教授簽名才行(我之所以用簽名而不用寫,因為大多數人都是自己寫的推薦信再找教授修改、簽名的。)。關鍵是簽名的人對你的情況了解多少,這樣可以保證信的內容比較具體,而非只是溢美之詞。我這里假設推薦信不是偽造的。很少的人可以有資格讓非常出名的教授為他寫推薦信,但每個人都可以讓一個合適的人為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加以評論。“那天黃昏天空飄起了白雪…他已經聰明到會使用傘。”就比“該生熱愛美國,熱愛專業,更熱愛獎學金”要具體得多。
所以寫作推薦信的第一大要點就是要具體。這樣也可以避免千篇一律。具體還包含另一層非常重要的含義:寫作推薦信應該是對所申請學校的專業進行細致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也就是,應該盡力使推薦信的內容體現專業研究所需要的素質,而不是其他。申請物理專業的推薦信就不要花費大量篇幅贊美拉小提琴的技術。盡管這種愛好正好和愛因斯坦的一樣,但大多數看推薦信的美國教授還是清醒地知道充分和必要條件的區別。
這樣看來推薦信的絕大部分勞動還得自己來做,到最后讓教授簽名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可能是一件很煩人的事情。教授一般都很忙,特別是那些有名的教授。有時為了讓他的玉手簽上幾個字母不得不約好幾天。但既然出國之路原本坎坷,這也不過是荊棘路上多了幾塊攔路石而已。
寫推薦信的10個技巧
1.看一遍申請人的個人材料或申請書,這樣你的推薦信才能和申請相吻合,而不會在內容上有所沖突或重復。
2.讓申請人給你提供更多的材料,如簡歷等。
3.描述你把該申請人和其他申請人對比的先決條件。
我已從教20年,過去五年來,我指導過大約450名學生的獨立研究項目。
五年來,我每年夏天帶10名實習生,同時還以大銀行集團(Big Bank Corp.)培訓老師的身份帶200多名大學生。
4.探討你對申請人的了解程度。
我認識Doe先生是因為我每周的兩次課他都上,而事實上只要求上一次。
史密斯小姐在大六會計事務所(Big Six Accounting Firm)升職前兩年一直直接向我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