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0日電 加拿大星網日前發表署名評論稱,加拿大安省日前推出的留學生擴招計劃有將留學生當作“搖錢樹”之嫌,這可能使安省大學面臨嚴重的“質量危機”,如果政府不制定政策去吸收更多更好的教師及對教育基礎設施進行投資,將會非常危險,最終使安省教育質量下降。
文章摘錄如下:
今年3月安省麥堅迪政府公布了名為“開放安大略”(Open Ontario)的施政報告,描述了自由黨政府在未來五年內的計劃。這份以“開放”為主題的報告,展現了安省更富多元色彩的未來。
這份報告中特別提到,安省將擴大招收留學生,希望在五年內增長50%,從現有的3.8萬人加到5.4萬人。麥堅迪表示,安省希望能夠效仿澳大利亞,留學教育是當地第三大產業。
麥堅迪強調,由于中國及印度的學生可能需要更多追求更高學歷的機會,而安省又是如此開放性。在吸引國際留學生方面,雖然可能有澳、美的競爭,但麥堅迪仍表示對本國教育品質能吸引留學生就讀有十足的信心。
正如麥堅迪所說,留學生對安省非常重要,不僅可以豐富加國教育的多樣化,當這些留學生畢業后,又可以加深安省和他們出生國之間經貿和文化交流。按這一思路,當然留學生越多越好。但是,如果安省效仿澳大利亞,將留學教育成為重要的財政收入手段,卻值得擔憂。
留學生將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但如果只把他們當作財政收入來源之一,進行壓榨,無法提供高質量的教育,并保障他們的利益,無益于安省的長遠未來。與留學生不同的是,本地學生受到政府的補貼和保護,學費漲幅不能超過每年5%。本地學生可以游行抗議學費高,但留學生的高昂學費卻缺乏足夠關注,他們的呼聲也總被忽視。
加拿大智庫The mark就指出,安省政府擴招留學生的政策固然好,但政府必須確保留學生的利益,不能讓留學生們一方面被高學費剝削,另一方面被學校和教育機構甚至福利機構所忽視,只把他們當成“搖錢樹”。
據悉,留學生每年為加國帶來61億元收入,其中有一半在安省。如果令安省的留學生人數增加50%,將帶來一筆很可觀的收益。增收留學生帶來的收益不止是學費,他們日常消費都能推動安省的經濟。據估計,安省現有的3.8萬留學生每年花在住宿、食品、衣服上的花費就高達10億元。
外界對留學生存在著誤解,總以為他們是有錢人,其實,很多留學生學費都是家人多年積蓄,甚至是貸款。如果安省政府將留學生視為“搖錢樹”并不斷壓榨,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因為學生也有選擇權。如果安省學費高,教育質量下降,就業形勢不好,那學生會去其他的“綠洲”,即選擇其他國家留學。
教育機構管理者們敏銳地意識到財政困境這一迫在眉睫的問題,并尋找解決辦法。擴招留學生看起來是解決問題最快捷的辦法。目前,他們支付的學費比本地學生高4倍多,而且這些費用也不受任何管制,意味著教育機構可以短期內就把學費從“負擔得起”提高到難以接受的高價。因此,更多的國際學生意味著更多的收入。
如果讓留學生成為重要財政收入來源,將使正處于挑戰的安省大學面臨更加復雜的形勢。盡管政府對專上教育進行了投資,但安省大學仍然缺乏足夠資金,如果此刻再盲目擴招,只會影響教育質量。
目前安省的師生比例是27:1,在加國是最高的。這將無法保證學生與教師之間足夠的交流和教學質量的優秀,不僅引起教育機構警惕,也引起不少大學老師的不滿。此外,安省大學里的陳舊設施,如老化的實驗室、圖使館、教室等,都迫切需要整修甚至重建。同時,受財政赤字的影響,安省大學和學院還不得不暫停招聘,并削減部門預算。財務的窘境肯定會限制課程的選擇,也會導致教室過分擁擠,最終使安省教育質量下降。
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生涌入校園,這些問題將越來越惡化。安省大學議會(the Council of Ontario Universities)去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經濟衰退背景下,人們紛紛選擇返回學校進修,取得另外的學位;不僅如此,在未來十年中,安省大學和學院將增加75,000名申請者,這一增長主要集中在大多倫多地區。如果沒有資金投入,擴大學校規模,安省大學將面臨嚴重的“質量危機”。
更嚴重的問題是,用擴招留學生來為安省教育系統擴張買單,換言之,留學生將成為政府和大學的“搖錢樹”,這對留學生來說不公平,也嚴重低估了他們對加拿大社會的真正貢獻,如消費支出、多元文化、更多的新創意等。
留學生對安省意義非凡。但反過來,安省也必須為他們提供優質的教育。安省政府不應該,也不能把留學生當做“奶牛”去榨干,不能讓他們為安省教育買單。反而,政府應該增加投資,以確保每一個學生都獲得高品質、負擔得起的教育。
資金充足的大學將為我們提供巨大的經濟及社會效益,這也將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學生,形成良性循環。如果政府不制定政策去吸收更多更好的教師及對教育基礎設施進行投資,將會非常危險,僅僅把留學生當作“搖錢樹”,無助于改善和提高安省的教育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