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克文是澳洲第一個會說中文的總理,初上任時大家華裔團體一片歡呼。可是他在其任期內做的完全跟大家的期望相反,從中鋁收購到胡士泰事件,讓中澳關系可能達到近十年來的最低谷,這位嚴重收緊移民政策的總理,成為澳洲從二戰以來,第一位不能取得連任的總理,而澳洲也將迎來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總理 - 吉拉德。
僅有四個月不到的樣子,就要大選了。工黨在這個時機做這樣的調整,明顯是奔著大選去的。陸克文任期內很多政策不僅激怒了廣大普通老百姓,其礦稅政策更是激怒了個大礦主們,近來兩個月民意調查下降得厲害。工黨肯定是在一番權衡之下,換下這個老是闖禍民調支持率低的陸克文。
不過,這一換,有可能還正讓岌岌可危的工黨贏得再次年底的大選。幾個原因。第一,男人長期霸占的澳洲政壇,或許吉拉德在此時出來領導工黨,很有可能贏得大家的贊同與支持。第二,吉拉德短暫上臺后還有可能及時調整現在工黨正在得罪大宗的政策,比如礦稅等,從而挽回失去的支持。第三,目前影子內閣的自由黨黨魁阿伯特是一個大嘴巴,經常亂放炮,魅力不如吉拉德,就如許多澳洲公共政策專家在報紙上調侃的一樣,澳洲人對阿伯特沒有好感,自由黨在年底勝算不大。
那如此以來,澳洲新移民政策能如此堅挺多久?陸克文下臺了,可是工黨不一定下臺,這個移民政策還會繼續?
稍微明白一點的人都知道澳洲不可能不重新調整收緊的移民政策,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在內的國家近幾年都相對放寬了移民政策。澳洲,一個移民國家,怎么可能關起來門來呢。這是完全不符合澳洲人民的利益的,再加上澳洲出生率低,勞動力是青黃不接。據剛發布的數據顯示,澳洲的失業率為5.2%,比上一月有所下降。咋一聽,這個失業率是個樂觀的數字。其實不然,這個數字不是澳洲想要的。根據經濟學上的分析,一個像澳洲這樣的國家的失業率一旦低于5.5%,其實就是一種勞動力短缺的表現,說明有很多能力低于崗位需求的人被招聘,如此一來,對澳洲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既然不利,收緊移民政策則顯然是一種不大明智的做法。
除此之外,移民政策的調整與收緊,以移民為目的留學生減少,就目前情況看,已經對澳洲的教育業帶來巨大的打擊。與此同時,留學生的減少,也會嚴重的打擊相關的行業,例如零售、房屋出租等。就筆者所住的這棟樓來看,短短幾個月,墨爾本的房屋出租已經遭受了大的打擊了,以往早就提前出租一空的房間,可到了年中,居然還有20%的房子空空如也。早晚是會有人走上街頭去抗議工黨的移民政策的,即使工黨不輸,但因為上面所列的原因,在未來二十四個月內,移民政策松口是完全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