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些功利目的
"生活方式有很多,每個人的出路也不止一條。"梁穎說找份體面高薪的工作固然好,但是對經濟、金融的熱愛讓她更想嘗試另一條路,即使這條路艱辛又孤獨,她也會堅持下去。
在一開始,梁穎很猶豫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如果申請五年的PHD,看到同學都在工作掙錢,而自己還在學習,這種感覺是很難受的。"因此,她并不知道自己是否要選擇出國。"況且這個方向對申請人的要求非常高。"梁穎擔心自己成功的幾率不大。
但是,對專業的熱愛讓她寧愿花五年的時間充實自己。"從長遠來看,搞學術是可以做一輩子的事。"梁穎說。如果去工作,梁穎只能接觸金融的一個小部分,是"冰山上的一角",而她想得到的,是成體系的教育與知識,可以利用國外更好的教育資源,學到更多的東西。
什么是優秀?梁穎說:"找到自己才喜歡的,并且認真努力得到了,才算是優秀。"如果做了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即使再成功,對自己來說,也不是優秀。
在大二的暑假,梁穎為了打發時間,就報了新東方GRE 強化班,經過四個月的準備,看到自己取得了1550分好成績,更堅定了她出國的想法。
"不要把GRE只想成是考試。"梁穎說,自己將它看成一次寶貴的經歷。"GRE是非常值得挑戰的,你會發現有很多意外驚喜。"梁穎感慨道。她說在結束了考試時,自己承受能力和信心都有了巨大的提高,用單一的想法備考,就能拒絕許多誘惑,一切仿佛是水到渠成。
做一個聽話的學生
梁穎說自己非常喜歡新東方,在上強化班的時候,就完全相信老師,按照老師提供的備考時間表和書目,認真地完成每一項準備。在去丹麥交流的時候,完成了GRE的考試。
雖然只有四個月,梁穎還是把單詞背了十遍,之后采用老師推薦的艾森豪斯記憶曲線,花了21天鞏固單詞。"這個方法主要是大量重復。"過程很辛苦,而且枯燥,梁穎也想過放棄,但是"我就想爭口氣,珍惜這個機會。"就這樣,她咬牙堅持過來了。"我還喜歡聽勵志小故事激勵自己。"梁穎說自己意志在動搖,想要放棄的時候就聽老師講課的錄音,聽其他人成功的故事激勵自己。
她尤其喜歡看得是《當幸福來敲門》,看到主人公頑強的毅力,自己就有動力繼續奮斗。
同時,她還會在睡覺的時候聽"俞敏洪詞匯串講"的錄音,調動多種感官,不僅僅利用眼睛看,還要用耳朵聽,增加單詞重復的次數,以此記憶詞匯。"原來做題的瓶頸在背完單詞之后有了顯著的提高。"梁穎很高興她的努力取得了成效。
做題講求方法
"我不是最努力的,但我是最講策略的。"梁穎這樣評價自己。她說,她會按照新東方老師講的應試技巧做題。在整個的備考過程中,她花了一半的時間在背單詞,而另一半時間則在做題。
梁穎在2010年的下半年到達丹麥,做了交換生。由于課程少,她有較多的時間進行準備。"但是誘惑也不少。"梁穎看到一同來交換的同學紛紛游遍歐洲,參加聚會,而自己只能辛苦地做題。"我確實拒絕了很多誘惑。"梁穎說。為了避免舍友的干擾,她只能在早上起床之后就去圖書館自習,晚上10點鐘才回來。"丹麥的冬天下午三、四點就完全天黑了。"憑著毅力與堅持,她做了一個"特立獨行"的交換生。
梁穎說做題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關鍵是找到題目中的考點,這樣即使不做太多的題,也能保證正確率。"GRE考得就是邏輯結構。"梁穎說。"類反考得是單詞的邏輯,填空是句子的邏輯,而作文是段落的邏輯。"只要找到其中的組織結構,就能輕而易舉地找到正確答案。
"我按照老師講的方法,很快就能找到題目思路,正確率一下子就上來了。"有了正確率,梁穎就不再大量做題,只在臨考前看看自己做的筆記。
一起奮斗的精神
梁穎表示,自己喜歡新東方,很大程度是因為看到幾百人可以在一個環境中,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的情景。她喜歡這種氛圍。"好的環境會增加人的動力。"梁穎說。雖然她是一個人在丹麥備考,但是仍然通過網絡與國內共同考試的同伴聯系。"我們會聊做題的竅門,考試的動態等等。"他們在國內支持這梁穎,鼓勵她堅持下去。
考試當天,梁穎早上六點鐘起床,經過一個多小時到達考場。"因為人很少,所以我很緊張。"在丹麥的考試是在計算機上操作,并且不能修改答案。"我點完提交才發覺自己好像錯了。"在做閱讀的時候,梁穎不再像其他的一樣得心應手,看到兩道不太確定答案的題,"然后我就慌了。"
在看到成績的時候,梁穎說自己沒有什么感覺。反而是之后在網上與同伴們聊天,才慢慢覺得自己考的成績很好,達到了預期目標。
"大家在一起奮斗是難得的經歷。"梁穎回憶起那段時光,仍然感慨良多。"雖然舍棄了很多,但是有強烈的欲望,能夠全身心拼搏。"
一直強調做自己喜歡的事,不放棄每一個能夠鍛煉自己的機會。只要有堅持與認真,無論多么艱辛,都能獲得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