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圣殿被摧毀之后,猶太人常來此哭泣并為被古羅馬占領(lǐng)的國家會回歸他們而祈禱,這段墻被稱為“哭墻”。許多國家都有猶太人生活,但是卻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稱得上是猶太人自己的國家。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聯(lián)合國投票決定將巴勒斯坦分為兩個部分。他們說,其中一部分應(yīng)該屬于猶太人,將成為猶太人祈禱了兩千年希望擁有的那個國家;另一部分,聯(lián)合國說,應(yīng)該屬于住在巴勒斯坦的眾多阿拉伯伊斯蘭教徒。這樣,最終,猶太人有了自己的國家,他們把這個國家命名為以色列。以色列是巴勒斯坦西部那片地區(qū),瀕臨地中海。巴勒斯坦東部那片地區(qū)成為阿拉伯國家約旦的一部分。作為伊斯蘭教徒和猶太人的圣城,耶路撒冷也被一分為二,西部新城區(qū)屬于以色列,東部老城區(qū)屬于伊斯蘭教徒。
以色列是一個共和國。盡管世界上一些最古老的城市在以色列,猶太人卻讓世界上最新的城市之一——特拉維夫城——作為新國家的首都。特拉維夫有很多現(xiàn)代建筑和寬闊筆直的街道,城市干凈整齊,與那些街道狹窄骯臟的老城市截然不同。許多猶太人從其他國家到以色列定居,他們在那兒很受歡迎,因為以色列就是猶太人自己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