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神廟里沒有一扇窗戶,但是在“茶碟”的頂部有一個巨大的孔,這個孔朝向天,被稱之為“眼睛”。陽光可以穿過這個孔照射進來,雨水也可以通過這個孔滴進來。然而,由于它高聳于地面之上,雨水幾乎不能打濕下面的地面,因為雨滴還沒有落到地面就已經蒸發了。
修建于基督時期的羅馬建筑物,現在多數都成廢墟了,但是,萬神廟卻依然如剛剛修建時一樣。在古老建筑物的四周,積聚了兩千年的城市塵土和垃圾越堆越高,直到廢墟比現在的城市至少低20英尺,所以現在有必要把它們挖出來。
在很久以前的羅馬,有一個超級大的市場,叫“廣場”。在廣場四周,是美麗的皇宮、宮廷建筑群、廟宇和拱門。修建這些拱門,是為了讓那些打仗得勝歸來的將軍們可以騎著馬耀武揚威地穿過拱門。其中有一扇拱門叫“提圖斯凱旋門”。提圖斯是一位羅馬皇帝,他摧毀了猶太人的首都耶路撒冷,于是就修建了這座拱門來慶祝這件事。還有一個拱門叫“君士坦丁大帝凱旋門”。君士坦丁是第一位信仰基督的羅馬皇帝,那是基督死后三百年的事了。
古羅馬人有一種特別的取樂方式。他們喜歡觀看人與諸如獅子、老虎之類的野獸進行搏斗,觀看人與動物互相殘殺。有時候這些人是從戰場上俘獲的俘虜,有時候是羅馬皇帝想要處死的基督徒。于是就修建了一座巨大的“體育場”,羅馬人可以很安全地坐在里面觀看人獸搏斗,就像我們觀看足球或棒球比賽一樣。這個“體育場”叫做“競技場”。盡管有些部分已成為廢墟,但是大部分還矗立在那兒,你依然可以看見當年野獸被放進競技場之前關押它們的獸穴。
由于基督徒們不敢在地面上敬拜神,擔心被羅馬人看見,于是他們就偷偷躲在像地窖一樣的房間里按自己的愿望敬拜神。所以,就在羅馬城外,在地面以下,這種像地窖一樣的房子排起來有幾十英里長,基督徒們在這兒敬拜神,他們死了也埋在這里。這兒被稱作“地下墓窟”,成百上千萬的基督徒埋葬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