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那么多人那么急切地想離開自己從小長大的小城鎮(zhèn)或村莊,而奔向大都市呢?他們常稱自己的家鄉(xiāng)“枯燥乏味”,或者"死氣沉沉”,甚或最為刺耳地評判為“偏狹”。
假如我們從更高的層面來審視這個問題,就像我們遠距離地一覽整個國家一樣,我們就會對到底是什么誘使我們到大城市來這個問題有一點線索了。大城市值得注意的主要一點就是 “大”:人口眾多,發(fā)生的亊情也多。假如你確實從一個很遠的距離——如夜晚航行的飛機上——俯視一座城市,你會被一座城市難以置信的明亮所打動:那么多的燈光,以至于你會情不自禁地感覺五彩繽紛的生活正在那里等著你。然而,一旦你乘坐的飛機著陸,一股失望之情便會油然而生,因為當你驅(qū)車從機場駛向市中心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那種光亮不過是綿延幾英里的路燈和霓虹燈招牌。它們本身并非快樂與幸福的源泉:城市之光并不友善,它們僅僅是燈光而已。亊實上,其燈光效果很可能還 會讓你感覺到孤獨與落寞。
然而,大城市依舊誘惑著我們,因為它們不像我們背棄的那個死氣沉沉的小城鎮(zhèn)那樣偏狹。實際上,“偏狹”一詞是我們用來描述人們態(tài)度的方式而非城鎮(zhèn)本身。在我們的小城鎮(zhèn),我們認識(或者我們以為認識)那里的每一個人。我們對他們的了解就是:他們不想到任何地方去,或者不想做任何與他們的日常生話相距甚遠的事情。不像我們,他們沒有冒險意識,沒有尋求新體驗或者新視野的渴望。
所以我們瞧不起他們,可憐或者鄙視他們。于是我們自己打點好行囊,來到這個我們知道確確實實存在著的、燈火通明的大千世界。隨后卻發(fā)生了令人感到不解的事情。我們找到了工作,結(jié)識了一小群朋友與熟人,又搬進了擁擠的住房。漸漸地, 我們了解了城市的這一區(qū)域,它的商店和它的居民。有一段時間,我們幵始有了一種家的感覺。這塊地方很小,我們并不感到失落或被人遺忘。實際上,我們正是在一座大都市中營造了一個小村莊。當我們租來一臺電視機,我們就能夠在晚上待在家里,與曾被我們藐視的鄉(xiāng)下親戚收看同一套節(jié)目,而這真是一個絕大的諷刺。不久,我們也變得“偏狹”了,居住在我們周圍的 人也會興沖沖地準備行裝而遠走他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