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點撥:
馬拉:讓-保爾·馬拉(Jean-Paul Marat,1743年5月24日-1793年7月13日)是法國大革命時期著名的活動家和政論家。
馬拉原本是一名醫生,1774年發表《奴隸制枷鎖》一書,抨擊英國的君主制。法國大革命爆發后,他投身進取。創辦《人民之友》報,批評《人權宣言》只是富人安慰窮人的誘惑物。
1790年參加科爾得利俱樂部并成為領導者之一。1792年9月,馬拉當選國民公會代表。1793年5月參與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統治,建立雅各賓專政。
馬拉為躲避反對派的迫害,長期在地窖里工作,因此,染上了嚴重的濕病。為了減輕病痛而不影響工作,他每天泡在帶有藥液的浴缸里工作。1793年7月13日馬拉被吉倫特派的女刺客夏綠蒂·科黛刺殺身亡,終年50歲。馬拉死后被國民公會授以烈士葬禮,遺體被送進先賢祠,但不久后又遷出。(摘自維基百科)
詞匯點撥:
1.「立即、匆忙」- In A Hurry
Welcome to Art History in a Hurry. I'm your host, Monica Hon.
歡迎收看《速解藝術史》。我是你們的主持人,Monica Hon。
2.「成功進入」- Gain Entrance To
On this day, an enemy of the revolution—Charlotte Corday—gained entrance to his office with a false letter of introduction.
在這一天,一名革命的敵人--夏綠蒂科黛--帶著一封偽造的介紹信成功進入他的辦公室。
3.「交付、移交」- Give Over
More than half the painting is given over to the cold, dark space above the figure, giving the painting a further chilling and claustrophobic feeling.
這幅畫超過一半交付給人物上方的寒冷、黑暗的空間,給了這幅畫一個更加寒心及導致幽閉恐懼癥的感覺。
4.「使...想起...」- Remind...Of...
The figure of Marat reminds the viewer of earlier depictions of the dead Christ such as Michelangelo's Pietà...
馬拉的人像使觀眾回想起較早期死去耶穌的繪畫,像是米開朗基羅的《圣殤》...
5.「不久后」- Before Long
A Roman craze followed before long in art and in popular culture.
一陣藝術和流行文化的羅馬風潮不久后跟著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