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點撥:
皮特·科內利斯·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荷蘭畫家,風格派運動幕后藝術家和非具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對后代的建筑、設計等影響很大。自稱“新造型主義”,又稱“幾何形體派”。
蒙德里安生于荷蘭中部的阿默斯福特,父親是一位清教徒和熱衷美術的小學校長,環境條件使蒙德里安從小就能接觸美術,而宗教對蒙德里安來說更是他的啟發、轉變風格的關鍵。

八歲時蒙德里安立志要當畫家,但是家人認為藝術家是一項不穩定的工作,蒙德里安與父母多次商量之后,他承諾要取得美術教師資格養家糊口,這才讓蒙德里安的父母答應讓他學習繪畫。但是蒙德里安擁有教師資格之后,卻未曾在教育界服務過。
在17歲取得小學教師資格之前,蒙德里安是在他的叔父福爾茲·蒙德里安的指導下學習繪畫。福爾茲是一位海牙畫派的畫家,因此蒙德里安得到寫實浪漫的真傳。
1911年蒙德里安見識了畢加索和布拉克等立體派的作品,感受極大的震撼。立體派講究的立體事實和明確客觀都是蒙德里安追求的目標。隨后前往巴黎研究立體派的繪畫風格。他不斷分析眼睛所見的影像,并且加入了音樂性作品充滿了節奏感。蒙德里安成功的從立體派中吸取精華,作品以抽象的方式呈現,并加入了自我的風格,脫離了立體派。
他的畫風主張以幾何形體構成“形式的美”,作品多以垂直線和水平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各種格子組成,反對用曲線,完全摒棄藝術的客觀形象和生活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