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成為李小龍授業生涯的第一位"名人"學生。
史蒂夫是個大忙人,并且缺乏學東方功夫的耐性,因此,他跟李小龍的"師徒"關系沒有維持太久,在以后的交往中,他們的關系亦不算密切。但是,史蒂夫卻對李小龍事業的發展,起過關鍵性的幫助,不言而喻——史蒂夫是個名人。
名人是記者追蹤的目標,是大眾關心的焦點。史蒂夫還不算好萊塢的頂尖明星,但足以引起公眾輿論的關注。
史蒂夫第一次去李小龍的武館,就有數個記者聞訊闖進去采訪拍照。史蒂夫很生氣地要攆記者出去。李小龍也認為采訪會干擾他們專心致志授武練功,停了下來,準備下逐客令。
聰明的蓮達卻說:"按照東方武道的教義,練功時是不能怠慢客人的,應以禮相待。"蓮達很有禮貌地將記者引到一邊,回答記者的問題。其實,東方武道哪有這樣的教義?武師授武練功最忌外人觀看,唯恐家傳秘訣或絕招泄露。
好萊塢影星跟中國武師學藝
的新聞及照片出現在十多家報紙上。文章以過半篇幅介紹史蒂夫,對李小龍只是蜻蜓點水點了兩下。照片的角度也是極力突出史蒂夫一人。
但實際效果,卻是把李小龍給突出了。因為史蒂夫已經是明星,屈尊拜一名中國武士為師,不會為他錦上添花。而對李小龍卻是不一樣,讀者會想,連武藝高強的史蒂夫都肯拜他為師,這位中國人的功夫那還了得!
李小龍的功夫已經得到美國武術界權威人士的承認,但那不算數——美國公眾還未承認。當時,武術在美國不熱門,而電影,有誰不看?電影明星的影響是全國性的、國際性的,能量無限。不久,李小龍有了好些來自好萊塢影業的名人,這使得本該出名、不可能埋沒的李小龍,如愿以償脫穎而出。
在李小龍門下投師學徒的的好萊塢名人有賽里方、詹姆斯·高賓、利馬榮、詹姻斯·加納、史達靈·施里芬、溫特勃等等。
李小龍原以為,只要進了好萊塢的大門就可以步步登高,不等《青蜂俠》拍攝完畢,來自各大影業公司的片約會如雪片飛來。結果并非如此,就是有過第一次合約的20世紀福斯公司,也沒有立即履行第二次合約,使得李小龍產生被束之高閣的危機感。
好萊塢群星燦爛,強手如林。別說是剛剛嶄露頭角者,就是卓越、資深的演員,也都有淹沒的危險。至于匆匆過客,或曇花一現者,亦屢見不鮮。
幸虧有這些遍布好萊塢各業的名人功夫學生,才使李小龍在好萊塢慢慢站穩腳跟。由于學生的介紹、舉薦,李小龍得以在多部電視連續劇中客串演出,如《新娘》、《白朗黨》、《無敵鐵探長》等等。他還應邀在一些電影中擔任武術指導。李小龍對東西方武術皆熟悉,尤精東方武術。他設計出來的武打動作常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李小龍得感謝最初為他出謀劃策的費西蒙和雪伯靈。李小龍能混到這個樣子,已屬不易。這進一步證實了:沒有"功夫的李小龍",就不會有"電影的李小龍"。
李小龍在好萊塢的名氣,功夫大于演技。在好萊塢要員、同仁甚至他的學生眼里,李小龍只是個明星級的功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