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并未對張仲文寄以什么期望。他有蓮達,有他的武館,他同時自信地認為,他終究能夠憑自己的實力打進好萊塢。
張仲文回到香港,未向任何人透露她在西雅圖受過李小龍的鼎力保護。
李小龍死后,親人摯友回憶李小龍時,談起了這件事。這引起美國華人報紙及港臺新聞界的不滿,有人著文直言指責張仲文是"戲子無情"。也有小報由此而演繹出"張李有染"的誹聞。說張仲文大概有"難言苦衷"。張仲文仍是保持沉默。
是什么原因,張仲文應最清楚。也許,不該這般指責張仲文。中國人自古習慣寬容死者而苛求生者。張仲文至少有一點值得稱道。李小龍后來大紅大紫,被華語傳媒稱之為"天下功夫第一人"、"世界級的電影明星"。有些原本跟李小龍關(guān)系并不怎么樣的人,聲稱跟李小龍如何交往甚密,李小龍在何種場合稱贊過他(她)的功夫、演技、品行。這種狀況在李小龍死后尤甚,反正死無對證。張仲文則不然,她始終保持緘默,不借李小龍的光輝往自己臉上貼金。
李小龍在美國樹敵多多。李小龍樹敵的很大一個原因,是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行為。這里有個有趣的事實,被李小龍拯救的對象大多是女性。李小龍喜歡重演"英雄救美"的古老故事,這跟中世紀歐洲騎士救美護花驚人地相似。李小龍認為,女人是天生的弱者,是應受人保護的,男人有保護女人的義務,至少是自己保護自己。有一回,一個高大壯實的華裔鞋匠來李小龍?zhí)帉で蟊Wo,說遭當?shù)氐仄Φ那迷p欺辱。李小龍質(zhì)問道:"你是干什么的?你白為男人,不如去死!"當然,李小龍最后還是幫了他。
李小龍的俠義行為自然會得罪游痞散惡及黑社會勢力,他使他們的企圖不能得逞,使他們淫威掃地。
李小龍的冤家對頭不少是在武術(shù)界,尤其是持保守觀念的華人武師。他們心底認為李小龍的存在會對他們構(gòu)成威脅。李小龍廣收弟子,影響愈來愈大,會侵占他們的地盤(其實李小龍毫無獨霸一方之概念,他的眼界要寬闊得多)。加之李小龍說話不夠檢點,"狂言大話"得罪了不少人。同行自古是冤家,"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因此,李小龍在同行里樹敵,不足為怪。
武術(shù)是民間的體育,因此,武師跟民間社團甚至黑社會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李小龍會莫名其妙地遭到歹徒惡棍的襲擊,卻又記不起何時何事得罪于他們,更不認識他們。
美國是存在嚴重種族歧視的國家,常令人費解的是,李小龍的對頭大都是跟李小龍一樣倍受歧視的有色人種。這是因為白人的文明程度要高些,比較寬容大度。而另一方面又是因為白人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不會把區(qū)區(qū)的中國功夫、區(qū)區(qū)的中國武師放在眼里。70年代美國終于掀起中國功夫熱。人們多是出于健身或好奇,較少抱防身之目的,因為美國人可合法持槍,并且警察首先是保護白人的利益。
李小龍常受到一些武師非友好的挑戰(zhàn),李小龍最初樂于應戰(zhàn),后來是被迫應戰(zhàn)。他們戰(zhàn)勝不了李小龍,李小龍卻愈戰(zhàn)愈強,愈強名聲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