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此刻他的神情,就像一位天真的大孩子。外國演員難以躋身好萊塢的原因之一,就是對白不過關。李小龍拜妻子為師,努力使自己的口語更美國化,逐步消滅掉已經形成習慣的發音或語法錯誤。
洛杉礬是個花園式城市,城區很少高樓大廈,多是兩三層的別墅式建筑。所謂城區,實際上是50個分散小鎮的組合,人口二百多萬,而城區范圍驚人之大。美國是個汽車上的民族,對洛杉磯來說,沒車之人,無疑沒腿。
李小龍買了一輛克萊斯勒公司50年代出廠的老爺車。
李小龍和蓮達第一次開自己的車出門旅游是去好萊塢——這離他們居住的小鎮差不多有100里路。好萊塢在本世紀初尚是一個荒漠中的小村。這里陽光充足,帶原始意味的景色特別適宜電影的外景拍攝,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電影工作者。于是,美國的電影中心遂從東部陰冷多霧多雨的紐約漸移到好萊塢。到20年代,好萊塢已成為繁華小鎮,戴上了世界影都的桂冠。
好萊塢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全世界的影迷,自然也吸引著以電影作為自己奮斗目標的李小龍,以及他事業上的伴侶蓮達。盡管李小龍曾來過這里,好萊塢在他眼里,仍光芒四耀,并且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
一路上,兩人心情極佳,歡聲笑語,談起他們各自所知的好萊塢的故事。
然而,好萊塢并沒有高舉花束迎接這位未來的功夫影星,他們和眾多的影迷一樣,只能做好萊塢的旅游觀光者。他們能去的地方十分有限,也極少有人有機會看到他們所崇拜的大明星。
那時候,美國電影雖面臨著電視愈來愈有力的挑戰,上座率下降,內部出現財政危機。可綿延了近半個世紀的鼎盛煌赫依然景象不減,八大電影公司仍然令影迷,甚至令明星們肅然起敬。"電影的魅力在于神秘"。電影公司是絕對不許影迷參觀拍攝現場和親睹拍攝過程。這種情形到70年代后有很大的改觀,陷于財政困境的電影公司利用影迷的好奇心理,發展電影旅游業,吸引旅游者去參觀一般的拍攝現場,或向他們展示昔日電影所留下的場景和道具。
李小龍對電影的拍攝不覺神秘,但對美國電影高超的特技和恢宏的場面仍驚嘆不已。李小龍和蓮達只能在該轉的地方轉轉。他無法見到能主宰他命運的電影界要員。李小龍不是神,他和眾多渴望從影的影迷一樣抱有幼稚的想法,毛遂自薦,說服這些要員派一個角色讓他(她)一試,從而一炮走紅。
如云的美女是好萊塢的一大景觀。她們絕不是在銀幕上拋頭露面的艷星,那些影星生活在特有的***里,深居簡出,竭力保持與公眾的距離,而使公眾永覺神秘。這些美女自然是渴望從影的影迷,她們自薦未遂,便留在好萊塢,姑且從事秘書、招待甚至應召女郎之類的職業。她們祈禱有一天,會被坐在豪華房車,或在餐館酒吧用餐嗜酒的電影導演和制片人發現,引她來到水銀燈下,開始輝煌的演藝生涯。就像當年夢露那樣,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平凡少女,一夜間變成飲譽世界的艷星。
能如愿以償者極少極少。日理萬機的電影界要員根本無暇垂目顧盼這些浮艷的美女(漂亮并非做女星的唯一要素)。有的美女,甚至在影業人士出沒之處徹底裸呈,以引起要員們的關注,也未能實現夢想。于是,不少青春消褪或徹底絕望的美女沮喪而去。同時,又有不少美女被好萊塢的成功神話吸引而來。好萊塢永遠保持美女如云的奇景-除非它的支柱產業電影在一夜之間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