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的武館設在西雅圖唐人街的一個地下室里。武館設在唐人街的原因是,武術堪稱中國的國術,淵源極深,家喻戶曉,也必然會為移居美國的華人所喜愛。李小龍設立武館,初衷是以此為謀生手段,但絕非以盈利為目的,他的理想是將中國武術發揚光大并獨創一支門派。因此,李小龍不想把自己的武術淪為一種商品,他反對為自己的武館做廣告宣傳——他認為會給人夸大其辭、華而不實的印象。他甚至最初連招牌也不肯掛出來。他篤信古老的武俠傳說,若是一名大師,他隱居山林,也會有崇拜者千里迢迢、不辭勞苦地去尋找他,求他收己為徒。
李小龍的想法,在美國這種社會里不太行得通;人們對他的武館反應冷淡。當然,這也與李小龍太年輕、名氣太小有關。此時,李小龍的性格比在香港時要穩重得多,他不會以講手為名四下挑釁,而把自己的名氣鬧得很大。他由此而想起葉問師父的教誨:武德與武功,是一位武師必不可少的左右兩臂。面對這種境況,李小龍并未氣餒,他是個認準目標,就要奮斗到底的人——哪怕碰得頭破血流。他跟木村商量后,就和木村帶幾個學武的學生,去西雅圖的幾所大學做示范表演。李小龍每次都要親自示范,以博得對新事物持有好奇之心的大學生對他的武術產生興趣。事實證明,他這種笨拙而古老的方法行之有效,他的表演越來越受大學生的歡迎,每次都有一兩個學生放棄他們原有的愛好,而改學中國功夫。
那時試圖在西雅圖打開局面的東方武師并非李小龍一人。有一次,李小龍在表演前作了一番講演,宣揚"截拳道"(李小龍對自己的武術取的新名詞)的優點,也分析了其他武術門派的弊病。李小龍的言論激起一名在場的日本武師山本的強烈不滿,這名武師屬日本空手道黑帶三段,在另一所大學就讀。他走到場邊,以污言穢語羞辱李小龍,將正在表演的李小龍置于除接受講手而別無選擇的境地。他戳著李小龍叫道:"你的截拳道這么了得?敢不敢接我的空手道?"
李小龍原想將他的招數表演完畢,卻不得不中止,他忍無可忍,接受了對方的挑戰:"空手道是從中國武術演變而來的,豈有怕空手道之理?"雙方擺下架勢,李小龍像豹子似地貼近山本跟前,攻勢迅猛凌厲,在短短的11秒內就結束了這場比武。山本被打得鮮血滿臉,臥地不起。后來李小龍到這所大學表演,聽一位華裔學生說,那名自詡為日本大武師的學生整整一周沒來上課,待他返回學校逢人則說他遇到車禍。李小龍聽了一笑置之,在演說中沒有提及跟山本比武之事。
這名日本武師的功夫上乘,名氣頗大。李小龍輕而易舉將他擊敗,名聲鵲起,不脛而走,如做了一次成功的廣告。慕名投到李小龍門下的學生越來越多,武館大見起色。
李小龍初嘗成功的喜悅,把武館的招牌掛了出來,招牌名稱是"Jeet·Kum·Do"、"Bruce·Lee"(直譯為"截拳道"、"布魯斯·李")。他已經下決心獨創一門武術,并終于使他日后成為名震中西方的一代功夫大師。
李小龍在悉心進行他的功夫事業的同時,并沒有荒廢學業。赴美的第3年,他順利地完成了愛迪生學校的高中課程,成績均在優良以上,使他能夠如愿以嘗步入大學。如果是在3年前,這樣的事實,他父母怎么也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