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習武兩不誤(2)
同樣,即使在生活中,他也沒有停止自己的思考,有一次他乘船出海,在海上想起用拳頭去打海水,突然靈光一現:“就在那一剎那我突然悟到了——‘水’,這種最基本的東西,不正是功夫的要義嗎?這種普通的水正為我說明了功夫的原理。我用拳頭打水,可水并不感到痛。我再用盡全力打下去,水也不會受傷。我想去抓它一把,可是卻不可能。水,是世界上最柔軟的物質,可以適應于任何容器。這就是了,我一定得像水的本性一樣。
突然有一只小鳥飛過,它的影子倒映在水里,就在那一瞬間,另一層隱藏著的意義躍進我的思想。我站在對手面前時,我那些思想和感情不也像小鳥在水上的倒影一樣嗎?這正是葉師傅所說的“超然”的意思,不是說全無感情或感覺,而是要讓你的感覺不受滯留或阻礙。所以要控制我自己,我就必須要以順乎自然來接受我自己。我躺在船上,覺得自己已領悟如何將剛柔合而為一,已經和大自然渾然成為一體。我只是躺在船上,就讓船自由自在地順其自然漂著。因為在那一刻我已經獲得一種內在的感覺。所有的反抗意識都消除了,在我的思想中再沒有矛盾之感,在我的眼里整個世界就都是一體。”
正是因為李小龍對中國功夫的孜孜不倦的思考和實踐,引起了周圍人的濃厚興趣,李小龍曾和朋友到過西雅圖的幾所大學里做示范,這樣傳播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找到他要學中國功夫。這時,一個新的想法出現了——創辦一家武館!
振藩國術館(1)
創辦武館的念頭李小龍早就有,但是真正的創辦卻是在木村武之的鼓勵下進行的。看到想學武的人越來越多,在木村武之、杰西·格魯夫等人的“慫恿”和張羅下,1962年4月,振藩國術館(JIANFAN GUNGFU INSTTUTE)就在西雅圖唐人街的地下室里開張了。很多年后,中國功夫揚名天下,李小龍威震美國,就是從這間毫不起眼的地下室里開始的。
一開始,李小龍和木村武之采用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上門推銷。他們經常帶領幾個人四處去為大學生們作示范表演。據木村回憶說,他們常去大學生聯誼會,李小龍總要登臺表演。其實這是用簡單直接的方式招攬學員的最佳方法。為了擴大影響,李小龍經常到各處參加武術比賽,這讓他結識了很多同道朋友。
美籍菲律賓人——丹尼·伊諾山度認識李小龍和木村武之的情況有些類似。他也是個武功高手,他出身于菲律賓的武術世家,10歲起就跟叔父學習空手道,后來,學習過柔道、擊殺術、杖法、腿功、菲律賓拳等等。他年輕時旅美,后成了大學的體育教師。他不斷地尋訪武林中人,虛心求學,廣涉武術書籍,他將各國的武術融會貫通,試圖創立一種新的武術。他認識李小龍的時候已經有40歲了,當他看到李小龍的武術表演后,大為吃驚。事后,伊諾山度極其虛心地和李小龍切磋武藝,李小龍扎實的硬功、大膽的見解,使伊諾山度深深折服。他后來把自己的經驗所得及廣涉的資料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李小龍所創立的截拳道。
后來,伊諾山度回憶說:“在我40歲時,大有可能為自己創出一種拳術來。但因緣際會,我得以認識小龍,所以我準備終生習藝于其門下。”伊諾山度雖然甘愿以李小龍的徒弟自居,但他同時又是李小龍的摯友和兄長,他教李小龍武術,幫他出謀劃策,在李小龍人生的重要關頭為他拿主意。在李小龍成了功夫紅星后,他卻不居功,而是對李小龍很客觀地進行評價:“對我來說,小龍并非完人,他有著不少缺點,但無可否認,他確實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天才。 小龍最使我難忘之處,并不只在于他的體能及武藝的不凡,而是他廣博的知識,不論對人生還是對武術。”
李小龍后來玩到爐火純青境界的二截棍,以及他在電影《龍爭虎斗》中施展的令人眼花繚亂的魔杖,都是伊諾山度傾心傳授的結果。其中魔杖是菲律賓自古相傳的國技,而當時在美國,伊諾山度已有菲律賓棍王之稱。
另一位對李小龍影響重大的人物則是旅美華人國術界首領級的人物嚴鏡海。在李小龍的武友中,他是一位父輩式的人物。嚴鏡海(JAMES YIMM LEE)又名李運,1920年1月30日出生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奧克蘭市,早年練習舉重和摔跤,曾經獲得過加州舉重冠軍;后來又開始學習柔道和拳擊。嚴鏡海的絕技是鐵沙掌,由于他技藝精湛,在美國西海岸的華人武術界享有很高的威望。
李小龍有緣認識這位武術界的前輩,多虧了嚴鏡海的至友祖亞倫先生。一天,祖亞倫偶然看到在寓所前練功的李小龍,大為驚嘆,這個小伙子的身手靈巧流暢,快如閃電!祖亞倫末見識過這種拳法,不知是亞洲哪國的拳法,便上前探問。祖亞倫回到洛杉磯,向嚴鏡海敘述他的驚人發現,稱李小龍是“功夫奇才”、“不平凡中的不平凡”。嚴鏡海以令人敬佩的長者風范,親自去拜訪這位別人口中的功夫奇才。李小龍對嚴鏡海的到來并沒有感到太大的壓力,而是淋漓盡致地將自己的功夫展示出來,在與嚴鏡海大弟子的較量中,李小龍將對手擊倒。嚴鏡海非常欣賞李小龍敢于挑戰又不服輸的性格,更被他執著的武學追求打動。他們最終成為了忘年之交,李小龍還尊稱他為“義父”。在以后的場合,嚴鏡海不存門戶之見,總是向他人推祟李小龍。他們相互切磋武藝,嚴鏡海教李小龍自己的“鐵砂掌”絕技,幫他完善截拳道。他還將舉重的技巧加以完善改進成健身的方法,悉數教給李小龍。嚴鏡海的健身方法幫助李小龍練就了一身強健發達的肌肉,還使他的抗擊力更強韌,爆發力更兇猛。不僅如此,嚴鏡海還引見李小龍認識了很多功夫高手如“美國柔道之父”肯尼·拉貝爾和“美國空手道之父”埃迪·帕克。這些對于李小龍與武術界的人相互交流,吸取其他武術精華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963年,在嚴鏡海的幫助和支持之下,李小龍出版了生平惟一一本由他本人完全撰寫和演示的專著《基本中國拳法》,1972年嚴鏡海又出版了由他執筆,李小龍審定的《圖解詠春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