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3日,《唐山大兄》拍攝完成,由泰國返抵香港,并于當天應香港無線電視《歡樂今霄》節目之邀,接受譚炳文訪問。
1971年9月7日,匆匆趕回美國,再客串三集《盲人追兇》電視片集的演出。
1971年10月30日,影片《唐山大兄》正式上映。首輪公映23天,即創下3197400元的輝煌佳績,打破此前由美國影片《音樂之聲》所保持的票房紀錄。
1971年11月19日,出席香港無線電視臺為電影《唐山大兄》而制作的特別節目。
1971年12月7日,李小龍接到美國好萊塢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的正式書面通知,由他創意并計劃主演的電視片集《武士》(后更名為《功夫》),由美籍高加索裔白人演員戴維·卡拉丹主演。
1971年12月29日,由李小龍創辦的協和電影有限公司(隸屬于嘉禾電影公司,是該公司的子公司)在香港正式成立。
1972年初,主演回港后的第二部影片《精武門》。1972年3月22日,《精武門》正式上映。首輪公映即創下4431000元的票房,打破《唐山大兄》紀錄再創新高。
1972年5月4日,兼編劇、導演和主演于一身的李小龍,率領攝制組外景隊飛赴意大利羅馬,開拍《猛龍過江》。
1972年7月29日,李小龍舉家遷入新購置的私人別墅——九龍塘金巴倫道41號“棲鶴小筑”。
1972年9~11月,李小龍拍攝影片《死亡的游戲》的高潮打斗場面。合演者有李小龍高足、美籍“菲律賓棍王”伊諾山度,NBA藍球巨星賈巴爾,韓國合氣道掌門池漢載,香港武打影星陳元、田俊等。
1972年11月,李小龍被美國權威雜志《黑帶》評為該年度“黑帶群英殿”名人。(1974年底,已經去世的李小龍再度名列“黑帶群英殿”。)
1972年11月,李小龍在嘉諾撒醫院接受了汗腺切除手術。
1972年11月23日,接受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提出的合作協議,同意主演新片《龍爭虎斗》。該片由美國華納公司與香港協和公司合拍。
1972年12月1日,李小龍的恩師、一代詠春拳宗師葉問在香港逝世。
1972年12月22日,《猛龍過江》首映。首輪公映總收入5307000元。再次刷新此前由《精武門》保持的香港電影最高票房紀錄。
1973年,被香港權威的報紙《華僑日報》評選為年度“十大影視紅星”。
1973年2月,由美國、香港合拍的大型功夫片《龍爭虎斗》香港開機。
1973年2月17日,李小龍與美國空手道冠軍鮑勃·沃爾在拍攝《龍爭虎斗》里的一場打斗戲時,被沃爾手中用作道具的破酒瓶意外割傷右手的三個手指,縫了12針。
1973年4月,《龍爭虎斗》封鏡。
1973年5月10日,李小龍在為《龍爭虎斗》英語版配音時暈倒在嘉禾片場,被送往浸會醫院急診室,隨后轉入九龍圣德勒撒醫院作深入觀察。
1973年5月25日,攜帶圣德勒撒醫院的診斷報告,飛往美國洛杉磯作進一步全面檢查。
1973年7月5日,在嘉禾片場試片室與《唐山大兄》、《精武門》兩片的導演羅維發生口角以至沖突。羅維報警,警方到場調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