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黎巴嫩文壇驕子”卡里·紀伯倫所著,曾刊登在2006年11月號CR上的《沙與沫》著實給不少老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這期,我們要奉上紀伯倫的另一首同樣流傳很廣的詩歌——《論孩子》。相信這首詩歌道出了不少“兒女”的心聲,也給“望子成龍”心切的父母們上了一課。無疑,出于各種原因,父母們常忽視了教育最為重要的目標之一——培養獨立人格。他們總喜歡干預子女的一切重大人生選擇(他們將此視為“愛”),畢竟在他們看來,孩子不僅是他們愛情的結晶,更是他們生命的延續,意義非凡。而對于一些父母,孩子就像他們臉上的“光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他們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水平。他們把子女看作自己的“明天”,企圖讓子女實現他們未盡的夢想,似乎孩子不過是他們思想的衍生品。殊不知孩子就像他們一樣,有著自己的思想,而這些思想中,不乏閃光點。而青春期的叛逆更多也是源于孩子對“獨立人格”的覺醒。
喜歡這首詩歌的最后一節內容——父母就像“弓”,兒女就像“箭”,唯有這弓無比穩定,盡力彎曲,這箭才能射出得更堅定,飛翔得更遠!
n. 弓
n. 鞠躬,蝴蝶結,船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