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展你心靈的皺紋
很多年前,當我初次找工作的時候,有位博學的顧問曾對我說:“巴巴拉,要有激情!激情對你來說會比任何經驗都更有益。”
這些話真是至理名言啊!充滿激情的人可把一次沉悶的汽車旅行變成探險,把額外的工作變成機會,把陌生人變成朋友。愛默生說:“沒有激情就不會有任何偉大的成就,”遇到挫折時,激情是幫助你堅持下去的黏合劑,當別人叫器“你不行”時,激情是發自內心的聲音—“我能行”!
1983年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遺傳學家巴巴拉·梅克林托克早期的工作過了多年才得到廣泛的承認。當時,她并沒有因為得不到承認而放棄自己的試驗。對她來說,工作即是一種巨大的快樂,她從未想過要停止工作。
人生下來就是張大眼睛、充滿激情的天才—嬰兒一聽到鑰匙叮當作響或看到甲蟲胡躥亂跳,就會興奮不已。
正是這種“孩子氣“的神奇,賦予了那些激情滿懷的人們(無論年齡大小)以青春和活力。大提琴家帕布羅·卡薩斯在通常情況下90歲時還堅持以演奏巴赫的曲子開始他每一天。音樂從他的指尖流淌,他彎曲的背脊挺了起來,歡樂也重新爬上了他的眉梢。對卡薩斯萊特來說,音樂是一種靈丹妙藥,它使生活變成了永不停息的探索。正如著名的作家兼詩人塞繆·厄爾曼所言:”歲月讓人衰老,但如果失去激情,靈魂也會蒼老。
怎樣才能使你重新發現孩提時代的激情呢?我相信答案就在激情這兩個字里面。激情源于希臘語,原意是“上帝本色”,這里的上帝本色不是別的,而是指一種持久不變的愛心——恰當的自愛(自我接受)和由此延伸出的對別人的愛。
富有激情的人熱愛的是他們所做的事情本身,他們并不顧及金錢、職位或權力。曾經有人問現已退休的堪薩斯城密蘇里寶庫劇院的導演怕特里多·麥基雷思,她的激情來自何方,她回答說:“來自我的父親。他是一個律師,在很久有前他告訴我,為金錢而工作時,我根本就沒賺到過一分錢。"
我們不應把眼淚浪費在無可挽回令人后悔的事情上,而要化眼淚為汗水,把精力放在那些將來有可能成功的事情上。我們需要用激情去擁抱生命里的每一分種,用我們所有的感官去感受生活——在花園的芬芳中,在6歲孩童的蠟筆畫中,在美麗迷人的彩虹中去尋找快樂,正是這種對生活的熱愛,使得我們神采飛揚、步履矯健,并讓我們的靈魂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