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長聽到孩子贊揚自己朋友的家時,總感到不安,認為孩子在嫌棄自家的飯菜、衛生、或家具,而且愚蠢地讓孩子看出自己的煩惱。他們甚至責備孩子不忠,或者講些小朋友家長的壞話。家長這種有失身份和孩子氣的作法使青春期的孩子大為震驚,決心以后不再向父母講述去過的地方和見過的人。不要很久,家長就會抱怨孩子守口如瓶,什么事也不告訴他們,殊不知這是他們自找的。
不管家長的人品有多么好,作為父母有多么合格,孩子們對家長幻想的破滅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除非父母自身不能令人滿意,大多數孩子對父母估價過高,以致這種估價很難指望經受住現實的考驗。如果家長意識到孩子們通常是多么相信家長的品行和絕對正確,意識到孩子們的這種信念會對孩子產生多么大的影響,那么家長會大為吃驚和深受感動的。如果家長對青少年的這種反應有思想準備,并且意識到這象征著孩子們正在成熟和正在發展寶貴的觀察力、獨立判斷力,那么他們就不會那樣傷心,也就不會由于怨恨和抵觸這種反應,而把孩子推到自己的對立面去。
青少年酷愛真誠,對于能夠承認錯誤或無知、甚至承認自己做得不分平或不公正的父母,他們總是尊敬的,孩子們所不能原諒的是:父母錯了,孩子們也看出來了,可是做父母的還不肯承認。
維多利亞時代的父母認為,他們可靠無理的權威氣派來維護自己的尊嚴,實際上那是根本不行的。孩子們只不過被嚇得不敢讓父母知道自己的想法罷了。雖然現在我們傾向于走向另一個極端,但總地來看,孩子和家長雙方態度都比較端正。遇事采取面對現實的態度總是比較明智和穩妥的,盡管會有暫時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