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一回事,美德是另一回事。好意并非良心,優雅并非謙讓,廣博與公正的觀點也并非信仰。哲學,無論多么富有啟迪和深奧莫測,都無法駕馭情感,不具備有影響力的動機,不具有導致生動活潑的原理。
文科教育并不造就基督教徒抑或天主教徒,而是造就了紳士。造就一個紳士誠為美事。有教養的才智,優雅的情趣,正直、公正而冷靜的頭腦,高貴而彬彬有禮的舉止--這些是與淵博的學識生來固有的品質, 它也是大學教育的目的。對此我提倡之,并將加以闡釋和堅持。然而我要說的是,它們仍然不能確保圣潔,或甚至不能保證誠實。它們可以附庸于世故的俗人,附庸于玩世不恭的浪子。唉,當他們用它偽裝起來時,就更增加了他們外表上的冷靜、快活和魅力。就其本身而言,它們似乎已遠非其本來面目,它們似乎一遠看的美德,經久久細察方可探知。因此它們受到廣泛的責難,指責其虛飾與偽善。我要強調,這絕非是因為其自身有什么過錯,而是因為教授們和贊美者們一味地把它們弄得面目全非,并且還要殷勤地獻上其本身并不希冀的贊頌。如若用剃刀就可以開采出花崗巖,用絲線即能系泊位船只,那么,也許你才能希望用人的知識和理性這樣美妙而優雅的東西去與人類的情感與高傲那樣的龐然大物進行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