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始于一座巨大的冰山,止于一些微小的噬鐵細菌。KH報道。
在1912年的春天,一座冰山撞沉了在大西洋航行的泰坦尼克號。如今,一些微小的細菌正在嘗試收尾工作。科學家在分析沉船上的鐵銹時,發現了噬鐵微生物的也新物種。他們的發現公布在了《國際系統和進化微生物雜志》上。
自從發現泰坦尼克躺在海面以下超過2英里深的地方,研究人員一直都在研究她的殘骸。研究人員發現這艘大船并沒有非常緩慢地消亡。探險人員在移走了那些人工裝飾物之后,發現船身布滿了鐵氧化合物,一種以冰柱形狀生長的氧化鐵,也就是我們通常認為的鐵銹。
差不多20年前,科學家對這些鐵銹進行了采樣,發現其中生長著噬鐵微生物。現在,在科學家對這些生命的DNA進行分析后,對超過24種的微生物進行了分類鑒定,其中包括一種嗜鹽菌(Halomonas titanicae)。
科學家說,這種微生物對泰坦尼克號來說,是一個壞消息,因為會讓她僅僅在下一個20年內存在。但是,這種生物可以用來加速其他沉船的分解,這可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些沉船可不會成為拍電影的好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