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圣節前夜
11月1日萬圣節是西方社會的一個節日。它本來是個宗教節日,始于公元4世紀。10月31日萬圣節前夜原是克爾特人的除夕夜。當時克爾特人中一些有權威的祭司們認為妖魔鬼怪會在新年之際降臨人間,為了驅邪避害,他們佩戴可怕的面具來偽裝自己使鬼怪把他們當成一伙的。一方面供奉美食款待它們,另一方面又點燃篝火驅趕它們。后來,這種做法逐漸改變為10月31日紀念亡靈返回家園的習俗。人們在那天還紀念所有出名和不出名的亡故圣者。有些人把萬圣節稱為鬼節就是因為西方社會在這天紀念亡靈。今天萬圣節已演變成非宗教的民俗節日。在萬圣節前夜,人們頭戴怪異的面具,身穿艷麗而奇特的服裝,手提雕刻成怪誕臉形并點燃蠟燭的南瓜燈籠,歡聚在大街小巷載歌載舞,有些地方還舉行盛大的化裝舞會。這一節日尤其吸引天真可愛的孩子們。他們化了裝串門走戶地祝福,索取糖果或其他禮物。萬圣節前夜不失為西方人洋溢著歡樂氣氛的一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