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弦的小提琴
1995年11月18日,小提琴家伊扎克·帕爾曼將要舉辦一場音樂會。如果你曾經聽過帕爾曼的音樂會,你就知道對他來說走上舞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小的時候患過小兒麻痹癥,所以他需要靠雙拐走路。
觀眾在靜靜地等待著他穿過舞臺坐在椅子上開始表演。但是這一次出了點兒問題。當他剛剛演奏完前面幾小節的時候,一根琴弦斷了。我們以為他不得不結束這場演奏會,然而他沒有。他停了一下,閉上眼睛,然后向指揮示意重新開始。
樂隊再一次開始演奏,他用前所未有的激情、力量和內心的純凈演奏著。
當然,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僅用三根琴弦是無法演奏出和諧的樂曲的。你我都明白這一事實,但是那一晚伊扎克·帕爾曼就是拒絕承認。
當演奏結束的時候,大廳里一陣可怕的沉寂。接著,人們從座位上站起并歡呼起來,從觀眾席的每一個角落都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他微笑著,檫去額頭的汗珠,沒有一點驕傲,他用平靜的、虔誠的語氣說道:“有些時候音樂家要明白用不完整的樂器,你還能演奏出怎樣的音樂。”
從那天起,這句有力的話一直留在我的心里。要知道,也許這就是對生命的解釋----不僅是對音樂家,而是對所有的人。
伊扎克·帕爾曼一生都在做著用四弦的小提琴演奏音樂的準備,然而,突然間,就在音樂會上,他發現他只剩下三根琴弦,于是他用三根琴弦演奏。那一晚他用三根琴弦演奏的音樂比他以往用四根琴弦演奏的音樂更美妙,更神圣,更難忘。
我們要學會在這個動蕩多變充滿迷惑的世界里演奏音樂,也許開始的時候傾盡所有來演奏,當有些東西不再擁有的時候,就用我們所剩下的來演奏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