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會隨想
昨天晚上,在幾位好心朋友的大力勸說下,我數月來首次走出書房參加一場雞尾酒會,換言之,出席了一次社交聚會。我被困在一個擁擠的房間里,人們在我的四周走動,手里都拿著一杯飲料,交談著;招待員手托放著五顏六色的飲料和美味小吃的托盤,靈巧地穿梭在人群中。這真是一場聚會!
然而我并沒有沉浸在吃喝談話的友好氣氛中,我的思潮回到了中國。在那里,有關美國社交活動是個極有趣的話題。
在中國,我的許多學生對于美國人如何舉辦社交聚會以及如何玩得愉快十分感興趣?!澳銈兙蹠r做什么?唱歌,跳舞?演奏什么樂曲?”
“美國人聚會時談些什么?”“你們參加聚會穿些什么?做些什么?”“食品怎么樣?吃些什么?”
每年肯定都會有學生要求他們的外教就此引人興趣的話題講授一節課。人們當然會認為如此有趣的話題應該被列入很好的授課計劃,可以引發熱烈的討論。然而令我驚訝的是,不少教師在為這個特定的話題備課時遇到了難題。
他們說:“士梅,士梅!我得講授一堂有關美國人聚會的課程。而我,嗯,就此只能談5點,而這5點只需要5分鐘的時間。接下來,我該做什么呢?”
我問他們:“那么告訴我,那5點的內容是什么?!?/P>
他們脫口說道:“遲到、交談、吃、喝、找樂趣”。
以上5點的確包括了美國社交聚會的主要內容。但在一些特殊的場合舉行的聚會上,如:過生日、過節、結婚、嬰兒洗禮、周年慶祝、畢業典禮等,還會有些傳統的儀式,如:切蛋糕、打開禮品、跳舞、祝酒、玩游戲等。無論是哪種聚會,典型的美國社交晚會的基調是讓人們交友、吃好、喝好、玩得愉快。
聽上去很簡單,不是嗎?你要是看得遠一點,想得深一些,你會發現還有遠比這些表面所見更多的東西。
遲到為時髦
參加聚會,早到、甚至準時抵達最令人難堪。所以,除非作主人,你千萬不要第一個出現在社交活動的現場。為什么?因為人們擔心,這樣做,別人會以為自己生活乏味或是除了等候參加聚會外無其他事可做。許多美國人都想把自己設想成事業有成的人,不管是真還是假。因此,遲到就意味著你在向大家宣布:“我生活得很充實,令人興奮又業績頗豐。”
因為大家都想被當作是一位忙碌而繁事纏身的要人,所以習慣上定于8時開始的聚會可能得到9時才真正開始,換言之,聚會是這樣一種少有的場合,準時到達反而可能會對你有所損害。說來也真怪,是吧。不管怎么樣,記住,遲到是時髦。
閑談聊天
衡量聚會是否成功的一個標準就是聚會時聲音的高低。聚會的聲音越大,發生的事情越多,人們得到的樂趣亦多。這樣你會想,如果真的如此喧鬧,人們怎么能真切地聽到相互的談話,如何進行深入的交談?事實是,他們不會進行深入的交談。人們進行閑談聊天,也就是隨意交談,談些瑣碎的事情。人們就工作、家庭、新聞、天氣、愛好等聊聊天,侃侃大山,交換一些奇聞軼事。由于身邊的噪音和活動常常會轉移人們的注意力,因此很難在這種場合進行個人談話或者就某一話題進行長久深入的討論。人們在這里主要是找樂子,不需要嚴肅話題。
然而要記住,人們在參加社交活動時心情愉快舒暢,聚會常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結交新朋友、建立有價值的業務聯系的極好場合。事實上,在許多行業,重要的商業交易往往始于某一次社交活動。人們聚在一起,愉快交談,交換信息,留下良好的印象。有時,這就是持久友誼和商業聯系的開始。所以,千萬不要低估閑談聊天的作用。
食物助興
除了晚宴上全席外,大多數聚會只上小吃---用手指取食。(不必擔心,聚會上用手指取食品不是一種失禮的表現。)聚會上,一些傳統的食品為奶酪、餅干、蔬菜色拉(蔬菜和調料醬)、水果、蝦味小面包、瑞士肉丸、小塊三明治、蝦味雞尾酒等。不管你信不信,現在時興的是亞洲食品。小蛋卷、加利福尼亞壽司卷以及各種各樣的餃子、春卷等小點心,總能為聚會增添一分異國情趣。美國人喜愛這個。
不管怎樣,聚會上的食品不能當作是正餐,它們只是用來使聚會更有味,吃這些食品是為了吸收你要喝的酒精飲料。因此,在你的盤子里不要取放過多的食品。記住,如不夠,還可以再添取。此外,當你嘴里塞滿了食物的時候,不要說話,否則是不禮貌的。
飲酒取樂?
在聚會上常用的一個詞句的縮語是BYOB:帶上你自己的酒瓶。
酒精飲料在美國的聚會上起著很大的作用。人們以喝酒來放松自己,輕輕松松地自我享受一下。不管怎么說,事情應該是這樣。
遺憾的是,情況往往不是這樣。有時候你要跟大家在一起,就感到有種說不出的壓力。結果是,你覺得手中沒酒就很不自在。我甚至在觀察中還發現,人們參加聚會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往往是到酒臺前,先喝上幾杯再接著參加聚會。有時候,甚至還有一些人,大多數是年輕人,參加聚會的惟一目的就是喝個酩酊大醉,一醉方休。這樣做是不明智的,我們都知道酒精對人所產生的作用。(人喝醉了酒往往就會高聲說話,這可能就是聚會時人聲如此鼎沸的緣故。)
在美國,飲酒與聚會之間肯定有著一種負面的聯系。如果你飲酒失去控制,你就不能控制你在聚會上的舉止,反之亦然。結果,酗酒不僅使自己出丑,其行為還會危及自身的安全和他人的安全。我想,就像許多其他事情一樣,節制是關鍵。
盡情歡聚
一天結束了,參加聚會的目的就是要真正地過得愉快。玩得熱鬧歡樂!??!你是怎么過的?讓自己進入聚會的精神狀態,融入人群(但絕不要做你感覺不舒服的事),盡量不要在聚會上掃人家的興。如果你感覺到了聚會的樂趣,你也可能成為聚會的樂趣。因而,人們很可能會邀請你出席他們以后舉行的聚會。這肯定是一件好事。
我的思緒又回到了酒會現場。我發現自己一個人站著,饑腸轆轆,手中無酒,完全成了令人掃興的人。我趕緊到吧臺取了杯飲料(一杯健怡可樂),還取了一些招待員送來的美味食品,微笑著重又加入了與朋友的交談。那天晚上,我們聊天,喝飲料,吃美食,過得十分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