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紀(jì)的英國
以下是有關(guān)16世紀(jì)英國的一些事實:
大多數(shù)人在6月結(jié)婚,因為他們在5月洗一年一次的澡。至6月時,身上氣味還不至難聞。然而因為已經(jīng)有味,所以新娘子手捧一束花來遮掩。
洗澡用一個裝滿熱水的大浴盆。當(dāng)家的男人享有用干凈水洗澡的特權(quán),然后是兒輩和其他男人,再是女人,接著是孩子,嬰兒排在最后。這盆水洗到這個時候已經(jīng)臟到人進(jìn)去了就找不著的程度。因此有了這個說法:Don' t throw the baby out with the bath water(不要把嬰兒連同洗澡水一起給倒了。)這話用來形容精華和糟粕被一同丟掉。
住房有草頂---堆得又高又厚的草,草下沒有木頭。這是動物惟一取暖的地方,因此,所有的貓、狗和其他動物(小耗子、大老鼠和臭蟲)全都生活在屋頂上。下雨時,屋頂挺滑,有時動物會從頂上滑下來。因而有了用It' s raining cats and dogs(下貓狗)的說法,來形容“傾盆大雨”。
沒法阻止往屋里掉東西,這對臥室是個大問題。臭蟲或別的什么會把干凈的床弄得一塌糊涂。因此出現(xiàn)了有大柱子的床,柱頂撐起一張單子,可以有些防護(hù)。于是就有了Canopy bed(天篷床)這個說法。
屋子地面是臟土。只有富人家不是這樣,因而有了dirt poor(極貧困的)的說法。
富人家有石板地面,冬天受潮后會很滑,因此他們在地上鋪燈芯草,這樣才能走得穩(wěn)。但隨著冬天一天天過去,地上的草越積越多,一開門就往外滑。于是在進(jìn)門處放根木頭來擋住(hold)草,因此出現(xiàn)了thresh hold(threshold,門檻)這個詞。
人們在廚房里用一個一直懸在火上的大鍋做飯。他們每天點上火,往鍋里添加?xùn)|西。主要吃蔬菜,肉食不多。晚上吃燉煮的食物,剩下的就留在鍋里過夜,第二天再接著煮。有時鍋里的食物能待上很長時間,因而出現(xiàn)了順口溜:Peas porridge hot,peas porridge cold,peas porridge in the pot nine days old(熱豆粥,涼豆粥,鍋里的豆粥九天嘍!)。
有時人們能吃到豬肉,這使他們感到相當(dāng)不尋常。客人來訪時,他們會掛起熏咸肉炫耀一番。若“能往家捎熏咸肉”,則是財富的象征。他們會切下一點給客人吃,大家都坐著“嚼肥肉”(chew the fat,這個短語逐漸發(fā)展為“閑聊”的意思)。
有錢人使的是用焊錫做的盤子,含酸量高的食物會使一些鉛滲透進(jìn)食物,造成鉛中毒甚至死亡。吃番茄最容易發(fā)生這種事,因此在隨后的400多年中,番茄一直被認(rèn)為有毒。
大多數(shù)人沒有焊錫盤子,而用木制食盤,即把一塊木頭當(dāng)中挖空成碗狀。這種食盤還經(jīng)常用不新鮮的農(nóng)家自制面包制成。由于時間長了,面包變得特別硬,可以用上許久。食盤從來不洗,寄生蟲和霉菌進(jìn)到木頭和面包中。用這樣的盤子吃東西會得trench mouth(戰(zhàn)壕口炎/壞死性潰瘍性齦炎)。
面包按地位分吃。傭人吃面包的煳底,家人吃當(dāng)中那部分,客人吃最上面的,或稱upper crust(上表層)。日后upper crust就用來表示“上層階級”。
鉛制的杯子用來喝麥芽酒或威士忌。兩者混著喝有時能使人昏迷一兩天。有人在路上見到這樣的人,會以為是死人而準(zhǔn)備下葬。把他放在廚房桌子上一兩天。家人坐在周圍又吃又喝,等著看他能否醒過來,因而就有了holding a wake(守靈)的習(xí)俗。
英格蘭是個小而古老的國家,埋葬人的地方日趨減少。因此,人們挖開棺材,把骨頭拿到“骨房”,再次利用墓穴。在打開這些棺材時,會發(fā)現(xiàn)平均25個棺材中有一個里面有劃痕,這才明白是把活人給埋了。因此,人們想應(yīng)該在死尸手腕上綁根小繩,穿過棺材和地面,系在一個小鈴上。要有人整晚坐在墓地上聽鈴聲,這叫g(shù)raveyard shift(“墓地班”,也就是現(xiàn)在的“半夜或凌晨2時開始的夜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