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成就未來
多年前, 當(dāng)我第一次找工作時, 不少明智之士強(qiáng)烈向我建議:“巴巴拉,要有熱情!熱情比任何經(jīng)驗都更有益。”這話多么正確,熱情的人可以把沉悶的車程變成探險, 把加班變成機(jī)會, 把生人變成朋友。
“沒有熱情就不會有任何偉大的成就,”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寫道當(dāng)事情進(jìn)展不順時,熱情是幫助你堅持下去的粘合劑當(dāng)別人叫喊“你不行”時, 熱情是你內(nèi)心發(fā)出的聲音:“我能行”。
1983年諾貝爾醫(yī)學(xué)獎的獲得者遺傳學(xué)家巴巴拉•麥克林托克早年的工作直到很多年后才被公眾所承認(rèn),但她并沒有放棄實驗工作,對她來說是一種如此巨大的快樂, 她從未想過要停止它。
我們都生來好奇, 睜大眼睛,滿懷熱情——每一個看到過嬰兒聽到鑰匙聲或看見亂爬的甲蟲就興奮不已的人都會明白這一點。
正是這種孩子氣的好奇給了熱情的人們(不論年齡大小)一種青春的氣息。大提琴家帕布羅•卡薩爾斯在90歲時還堅持以拉巴赫開始他的每一天音樂從他的指間流出, 他彎著的背挺直起來, 歡樂再度溢滿他的眼眸音樂對卡薩爾斯來說, 是使人生變成無止境的探索之旅的靈丹妙藥就像作家兼詩人塞繆爾•厄爾曼曾寫過的:“歲月使皮膚起了皺紋, 但如果失去熱情, 便會使靈魂起皺紋”。
怎樣才能找回孩提時代的熱情呢?我相信答案就在“熱情”這個詞本身“熱情”一詞源于希臘語, 原意是“內(nèi)在的上帝”這里所說的“內(nèi)在的上帝”不是別的, 而是一種持久不變的愛——恰當(dāng)?shù)淖詯郏ㄗ晕医邮埽?并推而及于他人。
熱情的人們同樣熱愛他們所做的事,而不是考慮錢位權(quán)如果我們不能把熱愛的事作為正式職業(yè), 我們也可把它當(dāng)作業(yè)余消遣:比如有國家元首喜歡畫畫的, 有修女參加馬拉松長跑的, 有行政官員手工制作家具的。
堪薩斯州韋爾斯維爾市的伊麗莎白•萊頓到68歲才開始畫畫這一愛好消除了曾糾纏她至少達(dá)30年之久的憂郁癥而她的作品水準(zhǔn)之高使得一個評論家說:“我忍不住要稱萊頓為天才”伊麗莎白又找回了她的熱情。
我們不應(yīng)該把眼淚浪費(fèi)在“早該”之類的后悔上我們需要把眼淚化為汗水,去追求“可能”之物。
我們需要以全副身心去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分鐘——在后花園的芬芳中在6歲小孩的蠟筆畫中在彩虹醉人的美中找到快樂正是這種對生活的熱愛, 讓我們雙目有神,讓我們步履矯健,讓我們靈魂的皺紋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