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關于“澳門”的電影;這是一部關于“土生”的電影;這是一部關于“尋找”的電影。
自開埠至今四個多世紀以來,澳門這塊彈丸之地有始至終一直在東西方文化的曲折對話中擔任交匯點的角色。東西方文化在這里接近、交匯、融合、共存。而最終形成了一種新的特殊的文化形式和現象。這就是澳門社會所獨有的魅力。
東方葡人,別稱“土生”。是兩種文化歷時幾個世紀對話的產物。他們是澳門社會的導標之一,是澳門歷史和文化的活化石。欲了解澳門,則必要了解土生。而我的這部電影也是需要從土生講起的。拍一部講述澳門的電影,恐怕再也沒有比講述澳門的土生族群的故事為更好的選擇了。因為土生是澳門社會所特有的族群。更因為他們自稱自己是“澳門之子”。
所有的土生都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問題,就是根源問題。質問一個群族的根源就等于質疑它存在的理由。我曾詢問過土生,你們認為自己是哪里人?土生們的回答幾乎是完全一致的,我們是澳門人!我則更深入的問,澳門是中國的一部分,你們是否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我得到的答案也幾乎是一致的,那就是否定!我繼續問,如果在中國人和葡國人之間做出一個選擇,你們必須做出一個選擇的話,你們認為自己是哪里人?答案又是出奇的一致——葡國人!很顯然,土生最有認同的選擇是澳門。
其實,當我面對面的和土生坐在一起聊天的時候,我知道在我的內心,也本能的不會把他們這些長著洋面孔的土生當作中國人。正如,葡萄牙人能夠給他們的最大的認可也不過是“東方葡人”,而“東方葡人”這一稱呼本身就已經把他們與真正的葡國人相區別開了。
土生的“根源”的確是個問題。所以當土生們緊緊地抓住澳門,向世人宣布自己是真正的澳門人,是“澳門之子”的時候,我們是可以從中看到一些悲劇的情調的。澳門這個彈丸之地,也許是他們最后的棲身之所,也是他們唯一的樂土。
1999年澳門回歸中國的前夕,是這部影片的時代背景。選擇這一時代背景是有用意的。因為在這一重要的歷史時期,所有的土生都面臨著重大的抉擇。留下還是離開?留下,他們擔心回歸后的澳門不再是他們的樂土,而變成他們的煉獄。離開,這個世界上不會再有他們的第二塊樂土。
說了這么多的背景。最終我要說的是,這是一部關于“尋找”的電影。
故事中的每個人都在尋找。奧戈在尋找自己的生父,在尋找自己的身份,在尋找自己的根。彼得也同樣在尋找他的根。李念在尋找自己的感情。露露在尋找著自己的希望和理想。還有馬賽、奧戈的生母、奧戈的養父、奧戈同母異父的妹妹,每一個人都在尋找著自己的所需要的東西。“尋找”貫穿了整部電影的始終。而這種“尋找”的情緒也是這部影片的情緒。
故事中的每一個人都是迷茫的,因為生活并沒有給他們明確的出路,這也許才是真實的生活。真實生活中每一個人其實都在尋找著,不管最終是否能夠找到什么,而尋找卻一定是貫穿著生活的始終的。
也許生命的意義也就在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