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論愛
最好的那種愛是彼此愉悅的愛;彼此很愉快地接受,很自然地給出,并且由于有了這種互惠的快樂,彼此都覺得整個世界更有趣味。然而,還有一種決非少見的愛,那就是一方吸收著另一方的活力,接受著另一方的給出,但他這一方幾乎毫無回報。某些生命力極旺的人便屬于這吸血的一類。他們把一個又一個犧牲者的活力吸凈,但是當他們越發生機勃勃,興致盎然之時,那些被榨取的人卻變得越來越蒼白、黯淡和遲鈍。這種人總是把他人當作工具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卻從不考慮他人也有他自己的目標。他們一時以為他們愛著那些人,其實那些人根本引不起他們的興趣;他們感興趣的不過是為自己的活動添些刺激,而他們的活動也許當屬全無人格的那種。
這種情形顯然源于他們本性上的某種缺陷,但是這種缺陷既不容易診斷也不容易治療。它往往與極大的野心有關,同時也是由于他們總是不恰當地從單方面去看待人生幸福的緣故。兩人真正相互關心意義上的愛,不僅是促進彼此幸福的手段,而且是促進共同幸福的手段,是真正快樂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凡是把自我禁錮起來不能擴展的人,必然錯失人生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東西,不管他在事業上如何成功。太強的自我是一座監獄,你若想充分地享受人生,就得從這座監獄中逃脫。能有真正的愛,這是一個人已逃出自我監獄的標志之一。光接受愛是絕對不夠的;接受的愛應當能激發你奉獻出自己的愛,惟有當接受的愛和奉獻出的愛等量存在時,愛才能達到它的最佳狀態。
(選自《羅素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