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行車
(美國大學生作文選)
父母并沒有給我一個固定的家, 但他們給了我更好的東西:一部吉卜賽式的旅行車, 我于是得以四海為家, 浪跡天涯。父親搭的木板富有藝術感和音樂感, 新奇獨特, 不落俗套。母親搭的木板堅實可靠, 象征仁慈和美感。支柱之間的釘板都是家傳之物, 于是歷史在我身上打下烙印, 并得以繼承。挪威先人傳下來的木板質地堅固, 線條簡潔, 富有啟迪意義;歐洲混合血統的先人傳下來的木板則式樣華麗, 折射出都市的繁華氣息。
旅行車式樣以簡單為原則, 沒有無用的門廊, 外邊沒有釘百葉窗。其構造一切以方便實用為上, 絕沒有多余的虛飾。車內四壁涂著挪威藍, 外面是一層變色光澤, 色彩隨周圍的景色而變動。僅有的幾件精美的裝飾品是我在流浪途中收集的, 車內仍然留有余地--永遠都為高品位留有空間。
車載著我奔走四方, 鑄就了我的適應性。雖然我可以常常結隊而行, 卻并不怕孤身上路。我可以圍著篝火坐在任何一群人當中, 由于我完全融入了他們的環境, 我可以不帶成見與偏見地了解他們。基于他們的環境和歷史, 我理解他們。我不企圖按照我的要求來理解他們或要他們符合我的認識。我敬仰忠實于自己的東西, 不論它顯得如何個色。正因如此, 我趨向于獨特不凡的東西--無論它是一種文化、一種觀念、一個人, 還是一件藝術品。我常常為我的同輩、甚至我自己充當先行者的角色。我通過簡單的途徑, 像我穿的衣服那樣簡單, 達到了大豆膳食, 達到了人道主義的道家觀點。常常是, 我有了一個新發現, 一年之后, 它就成為一種非正統的時尚。我集思廣益、博采眾長, 從而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方式;我不會坐等別人為我做這些。
每年夏天我的車子都要返回明尼蘇達州的一家農舍, 那是我青春的源泉。小木屋倚湖而立, 林木掩映, 幽深寧靜。屋內的現代設施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便沒有任何增添, 就連電視機也沒有, 因此保持了它的單純。無拘無束的自由時光激發了我的創造力。如夢如幻的湖光山色培育了我對大自然的敬意。我有時在紙上或舊乒乓球拍上涂畫, 試圖捕捉大自然的美麗。我有時在山溪中筑壩, 或在沙洲上劃出一條小道, 讓山溪流過, 但溪水總不就范, 還是重回原路。遇到狂風暴雨, 我便從書架上抽出一本發霉的舊書, 坐在壁爐前高祖姨母用過的搖椅上, 邊讀邊聽那屋頂上的雨點滴滴答答地打在樓梯井里。晚上, 我躺在吊床上靜觀夜空的變幻, 幽思默想, 直到熟悉的星座一一隱入天際。這種寧靜的日子給我的旅行車注入了一種從容坦蕩的氣度。
我的車子常常載著我來到南達科他州的布萊克丘陵, 到我父親和繼母家中稍作休息。我們一起走過山坡, 一起參加社區的藝術活動。在父親的商店里, 我學到了熔凝玻璃的手藝;在家里, 他常常教我彈古典吉他。課后, 他為我演奏弗拉曼柯舞曲和塞戈維亞樂曲。樂聲飄渺, 在我吉卜賽式的旅行車中繚繞。
兩年前我決定隨母親遷往威斯康星州。我把車停放在林木蔥郁的山坡上, 俯瞰著城市的燈火。在奧克勒耳城我置身于新人新事之中, 開始探索--深入地探索--法律、新聞、中文, 以及社區與青年之間的相互作用。總有一些人帶著憐憫的表情問我年少時“遷徙”的滋味如何。對于大多數人來說, 遷移就是把根拔掉, 然后重新植入新的土地;對我卻是辟出一條新路, 通往新的土地。
我那簡樸方便的旅行車凝聚了我所有的經歷、知識和理想, 因此是我的家。我得到的不但是一所令人回味無窮的房子, 而且是可以載我闖蕩天涯的堅固的吉卜賽式的旅行車。